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道德悖论”作为一种悖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道义悖论与"道德悖论"的比较分析,论证后者不能归于严格的逻辑悖论,而应视作一种"类悖论道德困境";结合逻辑悖论社会文化功能的探讨,指明开展类悖论道德困境研究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本访谈录阐发了如下核心理念:哲学不只是学问,它首先是并且主要是思想家的事业.涉及如下议题:陈波面向问题的治学理念和国际化的治学道路,他近些年对克里普克哲学的系统性批评,他由此发展出的两个语言哲学理论——语义和意义的社会建构论,关于名称的社会历史的因果描述论,以及他近些年在悖论的学术研究和传播普及方面所做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罗素在《论指谓》中系统提出了关于限定摹状词的思想,后经逐步充实形成被称为“哲学范本”的摹状词理论。但克里普克却在纪念摹状词理论提出100周年之际提出,《论指谓》“好像基本没有被认真阅读过,或者从根本上就被错误地理解了”,从而对其成就与问题重新进行了评估。本文试图就克里普克关于限定摹状词的思想进行系统评析,以期进一步准确把握摹状词理论的成就与不足。  相似文献   
4.
塞尔(John R.Searle)是当今世界最著名、最具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日常语言分析学派和言语行动(speech act)理论的主要代表,其主要研究旨趣在语言哲学、心灵哲学和社会哲学.塞尔著述等身,且对许多研究领域产生了深广影响,有些著述已被译为20余种语言文字.<意向性>(Intentionality,1983)是塞尔最著名的著作之一,该书中译本已于2007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5.
本质主义是亚里士多德创立的哲学理论,但亚氏本质主义只适于刻画类事物的本质,对个体本质无能为力。分析哲学家克里普克借助其可能世界理论提出的新本质主义弥补了亚氏本质主义的不足。从辩证哲学角度把握两种本质主义及其关系,有助于准确把握相关理论的成就与问题,形成严整的分析型本质主义纲领,也可以体现辩证哲学和分析哲学相互为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道德悖论的矛盾归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逻辑悖论的矛盾归属和解决路径入手,把握道德悖论的矛盾归属和解决思路,从而进一步显示道德悖论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信念之谜"不仅是当代逻辑与语言哲学关于名称意义研究的重要课题,还本质地涉及对"相信"这个基本认知范畴的哲学性质的反思。从逻辑悖论视角出发考察信念之谜的矛盾归属,旨在借鉴逻辑悖论研究的成果,重新审视这一谜题的生成机制和解决路向。信念之谜不是严格的逻辑悖论,但仍可提示我们就信念这种意向状态进行深入考察。从关于信念状态的"报道与被报道之物"的区分的观点看,若要有效解决信念之谜,就必须设法克服因果理论的固有缺陷。  相似文献   
8.
克里普克就必然/偶然、先验/后验、分析/综合这几对范畴作了三重划分,提出了先验偶然真理和后验必然真理理论。由于以模态逻辑的可能世界理论为分析工具,这两种新型真理理论构成对康德所代表的传统思想的重要发展。从可能世界视角看,克氏三重划分可以得到其严格指示词理论与本质主义的有力支持,但他论证先验偶然真理的"标准米尺"一例不恰当,而且也没有将其三重划分贯彻到底。  相似文献   
9.
道德悖论既是一种认知结果,又本质地涉及了人的道德实践(行动),因而有其特殊性及由此决定的复杂性:导出矛盾性结果的出发点涉及不同的道德原则;只有将遵从不同道德原则形成的道德判断付诸道德实践,才会产生道德悖论。始终坚持从道德实践出发,将导出悖论性结果的不同道德原则进行辩证把握,既可推动伦理科学的发展,又将在实践层面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道德社会产生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现代逻辑产生以来,在名称问题上的学术争议发生在描述理论和因果历史理论之间。塞尔被简单地归于前一流派,这是不适当的:从塞尔对名称理论所包含的两个问题的区分来看,他的成就值得特殊对待。通过探究描述理论和因果历史理论各自的成就与不足,可系统把握现代名称理论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