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主要针对企业,企业职工素质的高低事关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培养高素质的职工在于不断提高职业教育对学生的企业化培训水平。为此,我们有必要使职业院校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进行企业化培训,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对职业教育中企业化培训进行深入的思考,探索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职业教育企业化培训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总书记不但向全党提出并诠释了新世纪中国梦的内涵,而且指明了实现中国梦的有效途径。近代以来,很多仁人志士的"中国梦"都因脱离群众而留下历史遗憾。实践证明,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取得胜利的法宝。实践将再一次证明,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内在联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现代社会中,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不可避免地会发生碰撞。这种碰撞是必需的,也是非常有益的。加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比较研究,无论是对高校的产学研结合,还是对满足企业人力资源的需求,均有益处。  相似文献   
4.
用法律规范国企改制可以促进构筑和谐社会。分析国企改制中所应用的法律现状 ,研究国企改制中的法律适用问题 ,在法律的框架内规范国企改制操作 ,既可以节约改制成本 ,又能防止改制后产生纠纷 ,有效地预防和解决企业改制中的风险和困难 ,增强改制企业的信心 ,有利于加速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相似文献   
5.
国内外对校企联合办学研究已比较普遍,成果也比较丰富。我国高职院校在此方面也不断进行了一些新的尝试。要使高职教育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就必须深入推进校企联合办学,实现"双赢"和共同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主的高职教育,如果没有企业的加盟,就难以办出特色。校企联合办学是发展高职教育的理性选择,也是实现校企"双赢"的最佳结合点,高职院校必须积极探索实现校企联合办学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6.
如何使国有企业资本有效经营,是经济界,尤其是企业经营者思考的难题,也是国有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所在。在国际竞争条件下,国有企业要进行资本经营,应该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因此,必须处理好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有企业资本经营中所涉及的各种问题。  相似文献   
7.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现有的高职教育学生管理观念不适应高职教育的发展。高职教育要想办出特色,提高质量,必须牢牢把握培养目标,从被教育者角度进行深入思考与探索,抓住被教育者的特点,结合社会对高职人才的需求,转变高职教育学生管理观念,探索一条适合高职教育学生管理的新路子。只有不断探索,大胆实践,才能做好高职学生管理工作,才能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8.
对商业秘密保护中竞业禁止制度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业秘密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技术信息 ,对其保护方法的研究和防范越来越受到学者和企业关注。而商业秘密由于其自身的特点 ,在侵权认定和保护上难度较大。企业同掌握商业秘密的雇员之间订立竞业禁止协议 ,并纳入到法律范畴 ,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对策。这就要求对商业秘密保护中的竞业禁止制度进行法律思考 ,探求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路径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已成为当今中国一系列就业问题中一道特殊的难题。研究当代大学生就业能力问题可以帮助大学生认清客观状况,形成理性的择业就业心态,对于促进大学生就业并提高就业质量至关重要。通过对大学生就业所处的环境进行分析,研究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从国家、社会、学校和大学生个人多方面提出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我国公司法修改后所确立的法律制度,必须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即体现“以人为本”,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尊重企业自治权利实现,均衡保护各方当事人的利益,统一法律适用,使所有企业平等竞争。公司法的修改必将改善我国经济发展的法律环境,即大大强化对职工权益的保护,确保各类上市公司平等发展机会,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水平;创造出良好投资法律环境,恢复和强化广大投资者的投资信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