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高职院校在开设二外日语课程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困难,往往达不到开设课程的初衷,本文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通过分析现状,从三个方面提出改进日语教学效果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高职教育的特点,决定了高职课程不能像是本科课程的压缩,因此近几年关于高职《综合日语》这门课程的改革也逐渐体现职业性。但在对课程的内容进行改革的同时,却忽略了传统课程评价方式的改变。传统课程评价方式的弊端和不足影响了课程改革的实施效果及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高职综合日语教学模式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综合日语教学模式中,存在着师生互动性不强、忽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学生获取知识的来源较缺乏等问题。高职院校应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创新课堂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的教学模式,增强学生听、说、读、写技能和综合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相似文献   
4.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它承载的不仅是语言文字的外部结构,更重要的是深层文化内涵。日本学者森山卓郎将日语中的拒绝表达分为四种类型,即直接了当型、谎言型、拖延型、搪塞型。本文借用森山卓郎的分类法,对拒绝表达进行分析,找出隐藏的日本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是课程思政的总源头,为课程思政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学校将立德树人落到实处,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在此背景下,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一部分,公共外语课程本身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特点,能够挖掘出丰富的思政元素。教师要充分利用外语课程本身的特点,重新科学设计,在进行语言知识传授、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同时,又能系统地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教育,从而提高育人质量,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