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202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史前有代表性的乐器如骨笛、埙和磬等的梳理比照,判定音乐自然观产生的上限时间大约是在新石器时代,下限在殷商时期。  相似文献   
2.
苏轼在诗词创作和音乐理论研究及民间音乐整合方面有很大成就,形成了立足于文人音乐和民间音乐的独特音乐视域.苏轼的词乐创作思维灵活,原则分明并且目的明确,形成了风格豪放的新词风.他对古琴等传统曲目的曲调进行考证,注重音乐史料的收集和关注,并对琴、筝和琵琶等器乐音乐欣赏理论进行发挥同时还注意对不同地域音乐形式的记录和整理.  相似文献   
3.
亳州清音戏是中国安徽省亳州市及其周边区域流传的民间音乐曲种之一,它是清音与山东琴书、单弦牌子曲、南阳大曲、陕北曲子戏等多种曲种在亳州碰撞并融合的产物。关于它的文献记载极度匮乏,并且相互抵牾的地方很多。但是,通过对其口述资料的收集和梳理,可以揭示出该曲种概念的口头传播以及命名的潜在规律。通过对这些口述资料的特征分析,可以发现不同的口述人提供的个体记忆最终能够形成一种集体的关于亳州清音的记忆,对重构和解构亳州清音戏具有不同的力量和作用。通过亳州清音从业艺人的口述可以廓清亳州清音戏的四大源头和不同的流派,反映出他们在文化记忆缺失的局面下移形换步,通过曲艺向戏曲的转型的形式努力在社会文化供需平衡的夹缝中步履蹒跚地前行。  相似文献   
4.
《吕氏春秋》是我国古代影响力最大的杂家作品,其中有大量的音乐史料。相较而言,《十二纪》中音乐史料常被学术界广泛关注,但是《八览》和《六论》中的音乐史料则被关注甚少。《八览》记录的多是音乐官员的言行,提及的也多为礼器或军乐,《六论》则提供了大量的民间风俗性的音乐人、物、事、理方面的信息。这间接反映了音乐在当时人的生活中占比重之大和地位之高。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介绍宜宾学院音乐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背景的基础上,分析了音乐系现有的两个教师教育本科专业(音乐学和舞蹈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情况,剖析了新培养方案在课程体系优化、学生实践环节安排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技术性课程开设和学分调整等方面具有的特色和亮点。  相似文献   
6.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指将社会生产机构、高校教学单位和科研团体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培养人才的一种教育模式.普通高校中的音乐院系是独具特色的教学单位,应该在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大环境下探索符合它自身特色的新路子,走教学育人为中心的替产学研合作三方互动模式.  相似文献   
7.
苏轼在诗词创作和音乐理论研究及民间音乐整合方面有很大成就,形成了立足于文人音乐和民间音乐的独特音乐视域。苏轼的词乐创作思维灵活,原则分明并且目的明确,形成了风格豪放的新词风。他对古琴等传统曲目的曲调进行考证,注重音乐史料的收集和关注,并对琴、筝和琵琶等器乐音乐欣赏理论进行发挥同时还注意对不同地域音乐形式的记录和整理。  相似文献   
8.
音乐和婚姻都是音乐文化人类学的重要课题。本文从音乐文化人类学和民俗学的双重视角,从二者的共同文化特征入手剖析了二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影响的互为载体关系。  相似文献   
9.
平定迓鼓是一种历史悠久兼含音乐、舞蹈、说唱、表演诸元素在内的综合性艺术。它所使用的乐器蕴含着该区域人们的独特的音乐审美理念,是我国音乐文化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系统地介绍了平定迓鼓所用乐器的物质构成和形态特征,揭示了它魅力独具的演奏、记谱和配器方法。  相似文献   
10.
音乐自然观是我国先民长期以来观察和认识自然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音乐观念,是我国先民认识自然和认识人类自身的产物。拟通过对《吕氏春秋·古乐篇》中的三个音乐故事的解析,揭示了音乐自然观产生的基础主要来自对“石”、“革”、“竹”等自然材料的发音特性的认识,特别是对自然风及鸟鸣等自然现象的观察和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