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词律简说     
词本是配乐的歌词,《旧唐书·音乐志》称为“胡夷里巷之曲”。《梦溪笔谈》说唐代天宝年间“乐奏全失古法”,除了保留汉魏以前的古乐外,还将汉魏以来的民间乐曲与西域音乐(即我国西部地区少数民族的音乐以及从中亚细亚和印度传入的音乐)交融而成一种新的乐曲。为了配合乐曲的谱子来填作歌词,于是渐渐产生了词的创作。有人考证,词最早来源于隋代。《碧鸡漫志》说:“盖隋以来,今之所谓曲子者渐兴。”《词源》也说:“粤自隋唐以来,声诗间为长短句。”《乐府诗集·近代曲辞》首先列入隋炀帝和王胄作的《记辽东》,句式声韵就是词。《隋书·音乐志》也  相似文献   
2.
前面就教材中某些知识点提出了疑问和不同意见,现在再就《古代汉语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纲》)中某些知识点的提示、归纳同教材内容脱节甚至相左的问题谈点意见。《考纲》是根据古代汉语的课程性质、教材内容和考核目标、考核要求而编写的,又经过两次修订,因此总体上内容提纲挈领,全面准确,对自考生学习本教材,掌握考试要求无疑具有指导作用。不过,也有一些内容与教材不尽一致,提法不大妥当,值得教师和自考生注意。1.《考纲》音韵部分“考核目标和考核要求”的“3.古注注音”中提出:“(4)了解古注注音中的‘读破’(又叫‘破读’)的含义。…  相似文献   
3.
四、代词宾语前置,为什么要限定为必须用了“不、未、毋(无)、莫”四个否定词的否定句呢?答:代词宾语前置的格式是:“否定词+代词宾语+述语动词”。所谓否定词是指在句中表示否定义的词,在词性上包括三类:表示否定的动词、副词和代词,其中只有“不”、“未”、“毋”(无)、“莫”可以用于这种宾语前置格式。下面一一分析。1.动词中表示否定义的是“无”,意义为“没有”,与动词“有”相对,能带名词或代词宾语。但是代词宾语前置的标志是前面必有状语否定词,而“无”在句中只能以述语身分与代词组成述宾结构,不能同时兼任表否定的状语,所以它…  相似文献   
4.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组编的《古代汉语》是一部有理论深度、有显著特色、有广泛影响的部级教材。只是由于头绪纷繁,出自众手,难免在一些知识点的讲解和理论分析上出现疏失和矛盾。笔者现在拣出其中审音、用字、词义、语法等方面的知识理论问题予以分析辩证,同时,又对自考大纲中所归纳的某些内容要点同教材内容脱节甚至相左或表述有误等问题提出修正意见。  相似文献   
5.
在高校汉语言文学的基础课中,古代汉语历来是本科生普遍反映学习难度较大的一门课程,高等教育的成教生、自考生更觉如此。主要原因大约是由于这门课程的知识层面较多,理论系统较复杂。由郭锡良、李玲璞两位教授主编的全国高自考教材《古代汉语》是采用文选、常识、常用词三结合体系编写而成的。其中“常识”共有二十二节,主要包括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等属于古代汉语学科本身的基础理论知识,但也兼有与其他学科相关的知识内容(如诗词格律)。这个“常识”是教材内容的主导面,体现了教材的语言课程性质和特色,所蕴含的知识点相当多,理…  相似文献   
6.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组编的《古代汉语》是一部有理论深度、有显著特色、有广泛影响的部级教材。只是由于头绪纷繁,出自众手,难免在一些知识点的讲解和理论分析上出现疏失和矛盾。笔者现在拣出其中审音、用字、词义、语法等方面的知识理论问题予以分析辩证,同时,又对自考大纲中所归纳的某些内容要点同教材内容脱节甚至相左或表述有误等问题提出修正意见。  相似文献   
7.
七、如何在实际文句中识别形容词活用作普动、使动和意动?答:首先看句法结构。形容词与动词可以组合成联合关系的谓词性结构,形容词可以在状中结构中作中心语,在主谓结构中作谓语,在述补结构中作述语,这些与动词是基本相同的。不同之处主要是动词能在述宾结构中作述语、带宾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