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正第一章小楷的用笔第一节执笔与运腕的特点要写好小楷,执笔与运腕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郑子经说:"夫执笔者,法书之机键也。"尽管在总的执法上与写行书及大楷并无很大的出入,但小楷也有其自身的特点。下面我们就来谈谈书写小楷时,在执笔和运腕上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大众媒介如今体现出显著的记忆功能。通过对知识的有机利用、符号的意义凝聚,以及对情感的激发调动,媒介发挥了共同体凝聚的功能,但是媒介记忆的传播手段正在受到挑战。过度娱乐化和个体异化等消解着媒介记忆的教育引导效果,流行的消费主义、享乐主义话语冲击了媒介记忆的基础,因此应对现实挑战、培育媒介素养是媒介记忆建构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正楷书以平正为善,此世俗之论,馆阁之失也。试观魏晋人之小楷,或古雅质朴,异趣盎然;或平和简静,意态醇厚;或萧散纵横,墨彩飞动;或神致隽逸,妙合自然。至于小楷,余用功最深,亦最适吾心性,初从钟《荐季直表》入手,铁老谓:"隶书秦汉,楷法晋唐。"盖亦取法乎上之意。余初不理解钟书之妙,只是依样画瓢,后乃学王羲之  相似文献   
4.
<正>二、小楷贯势的具体方法小楷字形孤立,虽不相连属,但也要讲究行气。小楷的行气主要通过笔势和体势来完成。狭义的笔势,就是研究每个字中点画与点画之间内在联系的方法。楷书主要的贯势方法是度法。所谓度法,即清代《玉燕楼书法》中所云:“一画方竞,即从空际飞度二画,勿使笔势停住,所谓形现于末画之先,神流于既画之后也。”意思是说,当一画写好回锋收笔时,笔锋在离纸面极低的空中作一快速的联系动作,使其锋势与下一笔发笔逆入时的锋势呼  相似文献   
5.
杨舒晴  杨文丽  刘婷  刘小晴  李俊琦 《教师》2019,(16):F0003-F0003
2019年5月24日,泰国泰北皇家理工大学原校长Sethasilp教授和该校Wana教授应怀化学院邀请,到怀化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开展学术与文化交流活动。泰国泰北皇家理工大学有10多个校区,此次来参与交流活动的Sethasilp教授和Wana教授来自泰北皇家理工大学,他们分别作了主题为“泰国食品安全”和“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的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6.
正前言小楷,古人称之谓"真书",又称之谓"蝇头细书"。它隶属于正书范畴,是各种书体中很富有实用价值、最能体现沉密精细功夫,亦具有艺术欣赏价值的一种书体。一般地说,小楷的大小通常在一至二厘米见方之间,而大楷在四厘米以上,中楷则介乎其中。"大则一字径丈,小则方寸千言",这是中国书法艺术的特色之一。极大之字,古人又称之为"擘窠大字",或称"榜书"。  相似文献   
7.
正第二节小楷发笔法发笔又称为起笔,是笔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清陈介祺《斋尺牍》中说:"若求古人笔法,须于下笔处求之。"又谓:"所有之法,全在下笔处,笔行后无法,无从用心用力也。"相传王羲之写小楷,于发笔处最深留意,可惜我们已看不到他的真迹了。用笔的精到、笔势的流动、点画的变化以及调锋等都于发笔处表现出来,故善于发笔者,必不拘泥于一法,而能矫变异常,  相似文献   
8.
正相传宋代书家米芾善悬肘作小楷。有一次,他的学友陈伯修父子向他请教提笔法,米芾说:"以腕着纸,则笔端有指力无臂力也。"接着伯修又问:"悬肘提笔亦能写小字吗?"米芾笑而不答,就命书童拿出纸笔,端坐悬腕,写了一通《黼赞表》,字如蝇头,笔画端严,体态一如大字,十分精到。伯修父子看后,大为倾倒,相顾叹服,因请教其法,米芾回答说:"这并不难,只要您今后作书时,无一字不提笔,久之自然会  相似文献   
9.
<正>以欹侧取势,是研究楷书行气的重要方法。倪苏门《书法论》中谓:“侧笔取势,晋人不传之秘。盖侧笔取势者,于结构处用笔一正一反,所谓锋锋相向也。此从运腕得之,凡字得势则活,得势则传,‘徐’‘欣’二字,转左侧右,可悟势奇而反正。”这一段话很有意思,所谓“转左侧右”即左右二停结构,微微地改变其角度,从而产生姿态上的变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