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句子的附带信息对于彰显句子的主要信息有时会起到并非仅仅“附带”的作用。预设就是句子的附带信息。在阅读中,把握准了句子的预设.从某种意义上说,就等于把握住了一把理解的钥匙。什么是句子的预设呢?请看下例:  相似文献   
2.
十年之约     
立在柔和的月光下,我试图让徽徽的风梳理我紊乱的思绪,但我无法抹去心灵深处那个情感的约定……[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村前,有一口水塘,塘边,有一棵垂柳。清明时节,我回到了梦魂牵绕的故乡。孩子闹着要吹柳笛,拉我到塘边柳下,我折断几枝细柳,拧成笛管,孩子得到满足,便蹦跳着玩去了。我坐在塘边柳下,看那塘水清清柳色新绿,塘北不远,伯父旧宅上是一排红砖青瓦的鸡舍。此情此景,牵动了我回忆的丝缕,就像那柳树上风儿吹动的长长枝条……在那场“史无前例”之中,这深塘边垂柳下演出了一幕幕令人可笑可悲的活剧。  相似文献   
4.
《鸿门宴》一文的诸多教学资料中,皆以鸿门宴上项羽放走刘邦为沽名钓誉、优柔寡断、当杀不杀、纵虎遗患,以致铸成自刎乌江的千古遗恨。笔者备教该文,于查阅史料和学生的逆向思维之中,得出与众相左之论:鸿门宴上,项羽产也不该杀死刘邦。从当时的舆论看,人心向背对项羽大为不利。怀王曾与诸将约:先破秦入咸阳者王关中。项羽恃强违约,  相似文献   
5.
高考中的古诗鉴赏,主要是对诗歌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进行初步鉴赏,对诗歌的思想感情领悟并进行评价,其实质是考查考生对诗歌的事美感受、审美认识和审美理解。要完成鉴赏,考生需调动起自己的生活经  相似文献   
6.
拔枪焉能杀汉王─—《鸿门宴》教学管窥河南西华县奉母镇教育办公室刘广现关于《鸿门宴》一文的诸家教学资料中,都认为鸿门宴上项羽放走刘邦是沽名钓誉,优柔寡断,当杀不杀,纵虎遗患,以致铸成自刎乌江的千古遗憾。笔者于查阅史料和学生的逆向思维之中,得出与众相左之...  相似文献   
7.
试谈阅读教学的美感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文教材储玉藏珠,是一个"美的富矿",尤其是其中占比例很大的文学作品,更是名家精品,无不闪耀出美的光彩,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那么,如何才能使学生享受到课文之美呢?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必须对课文剖琢出"荆山之五",展现出"灵蛇之珠",即揭示课文的审美性质。但是,课文在审美鉴赏中,作为客体,是依赖上体(学生)才成为审美对象的。没有主体的能创的审美,没有主体的良好的审美态度和审美心境,客体就失去了审美价值。当代西方波兰籍的现象美学家茵加登认为,作品的客体层必须通过读者对它的理解,它的效用才能实现①。完形…  相似文献   
8.
人们表达思想传递信息最重要的工具是语言。交际中,说话人所传达的、听话人所获得的往往是语言的正值信息。如果语言表达的这种效果叫语言的正效应,那么,听话人获得负值信息,或者说,语言在交际中产生的是与其正值信息相反的效果,则叫做语言的逆效应。马克思曾说过:“市场上叫卖得最响亮的人,是想把最坏的货物推销出去。”“叫卖得最响亮”的商人,其叫卖的语言的正值信息一定是“货真价实”、“物美价廉”,但马克思  相似文献   
9.
鲁迅的《祝福》中,祥林嫂对再嫁进行了“出格”的反抗,这本是诸家教参的定论,也是语文同仁们的共识。但是,吴良仪同志在《中学语文教学》(1998年7期)上发表《祥林嫂究竟反抗什么》(以下简称《祥》文)一文,认为“祥林嫂对再嫁不反抗”,至于她再嫁时“出格”地“闹”,“这是对婆家将她‘捆卖’这一做法的反抗,并非反抗‘再嫁’。”吴老师并据此提出,对人教版教参上最能揭示主题、概括人物性格的一句分析,即“为了反对婆家的捆卖再嫁,她进行了‘出格’的挣扎”一句,要将其中的“再嫁”一词删去。对此,笔者以为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愉快教学作为一种成功的教学模式,已在初中、小学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但是,我们发现,不少教师在运用这个模式教学时陷入了误区,该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