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英国戏剧教育家阿·尼柯尔教授认为:所有的戏剧基本上都产生于冲突。冲突是展示人物和故事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也是戏剧的灵魂所在。因此,从古希腊以来,暇方传统戏剧的创作一直都遵循着这条规则。可以说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  相似文献   
2.
谈语文教学方式的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及新教材旨在改变现在中学教学观念滞后 ,教学手段陈旧 ,课程内容存在“繁、偏、旧”的现象 ,改变落后于社会发展 ,脱离学生生活实际 ,课程实施仍以课堂、教师、课本为中心 ,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状况。在这一改革中 ,教师的教学方式的转变是关键 ,没有教师的积极配合 ,再新的教学理念 ,再新的教材 ,在实际教学中 ,都变成了空中楼阁。面对新课程教师应有如下转变 :一、加强学习 ,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面对新课程 ,教师必须自我加压 ,自我充电。从终身教育理念来看 ,任何职业水平的发展都有“高原现象”。研究表…  相似文献   
3.
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中,主要存在技术因素、经济因素、教育因素、社会因素四大驱动因素。它们具体的作用机制分别是:技术革新驱动了高职的产生与发展;产业升级推进了高职内涵地延拓;高等教育大众化助力了高职规模扩张;社会稳定需要高职提供助力。新时期我国高职教育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正确看待与处理自身发展的驱动因素,包括正确认识多因素驱动高职发展,促进驱动高职发展的多因素融合用力,顺应人工智能时代技术升级的历史趋势,抓住高职扩招一百万以及产业升级的时代机遇。  相似文献   
4.
2001年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其前言部分明确提出“不宜刻意追求语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同时取消了“基础知识”的专门条目。一时间各种争论风起云涌。有认为不应淡化语系统知识教学的,如果淡化将是语教育的灾难;有对知识建构提出新设想的;有认为面对语教育首先要反思与重构的是语知识观而不是语知识体系;等等,不一而足。我们认为,不管是知识体系的重新建构还是知识观的重新建构都要研究历史,研究语知识建构的百年历程。因为“以史为鉴可以知得失”,可以得到新的启示。百年语知识建构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从无到有阶段,逐步淡化阶段,反思争论阶段。  相似文献   
5.
刘庆根 《职教通讯》2019,(24):11-15
自从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倡"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一词持续走热,研究工匠精神及工匠精神的培育是职业院校教育工作应有之义。本文从为何要弘扬工匠精神、什么是工匠精神以及职业院校如何培育学生工匠精神三个方面思考并回答,阐述了弘扬工匠精神的原因,回答了工匠精神的内容,提出了工匠精神培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