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节约型社会的发展伦理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节约型社会需要与之对应的文化伦理的转型,节约型社会的伦理基础应当是对工业文明发展模式彻底反思基础上的发展伦理。发展伦理认为,传统发展模式是以挥霍性消费为前提的增长,本质上是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的挥霍性经济、非节约型经济,是与可持续发展相冲突的。发展伦理立足于人类的整体利益、生存利益和长远利益,将自然纳入伦理的调整范围,并通过“人为自己立法”的积极行动,实施有约束的发展模式,从而实现节约型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流行文化的合法化是流行文化被认同的过程,在从七十年代末至今的三十年里,流行文化完成了其合法化。流行文化合法化的过程也是多种矛盾冲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国文化领域日益走向世俗化,人们的文化接受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我国开始步人一个后喻文化的时代。  相似文献   
3.
社会转型催生了传统一体化社会格局的逐步解体。社会伦理要求因为文化转型的不同步而缺乏支撑,难以发挥作用。现代社会格局及其伦理要求与传统文化及其规范之间显现出摩擦和冲突。社会伦理在文化断裂中经受着前所未有的困惑。  相似文献   
4.
约瑟夫·奈提出的Soft Power概念在中国分别被译为软权力、软力量和软实力并且三者通用.软权力比较适合奈提出该术语所对应的国际政治学语境.软权力是超越传统政治学帝国和霸权范畴对权力概念的扩展性解释,反映了冷战结束后权力格局的变化与美国在这一格局中悖论性的地位:一个帝国或霸权难以发力的新时代与一个无可匹敌的强大国家.软力量则是全球化时代多元势力崛起溢出传统国际政治领域的反映.历经全球化发展与制度性变迁,小国乃至非国家性的国际组织、民间组织、大公司等都可以参与全球性的博弈,它们所依据的是自身的软、硬力量而不是权力.软实力则是对soft power的误译,它对应的应该是soft power resources.文化软实力概念在中国受到各方特别的关注,反映了中国软权力资源(价值观、政策、文化)相对缺乏的现实语境.  相似文献   
5.
“文明”是全球化时代人们透视社会问题的重要话语方式之一。通过对“文明”的哲学语言学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澄清这一话语方式的多重意蕴,同时也可以使哲学在与主流话语方式的对话中得到发展。从“文明”话语的起源和演变看,文明与在城市中的生活秩序相关,与启蒙理性密不可分。从“文明”的用法看,它意味着有教养的行为、社会发展的积极成果、一定的社会形态和一定的文化认同。“文明”话语的上述分析可以使我们更自觉地认识到人们在使用“文明”一词时关于该词的“前理解”,以及这个词的边界范围,从而更加合理地在研究和讨论文明问题时运用这一话语方式。  相似文献   
6.
人权是近现代社会的产物,它与近现代社会有着必然联系。人权受近现代市场经济制度和代议制民主政治所代表的层级社会体系的规定和制约。没有近现代社会,就没有人权,没有人权所代表和反映的人及其权利、义务关系的要求,也就不会有市场经济和代议制民主政治。从市场经济来看,人权是以相对独立的、质上平等而量上不等的人为前提,处在以权利为先导的权利、义务关系之中的每一个人的权利。从社会政治角度看,人权是以个人自由主义为特征的普遍平等的权利。在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人权所代表的权利、义务关系类型体现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大阶级之间的利益格局。  相似文献   
7.
8.
历史唯物主义试图通过发现现实的联系而实现人文社会领域的科学研究。恩格斯的“合力论”奠定了这种科学追求的客观性基础。现代人文社会科学,特别是存在论哲学和哲学解释学则突出强调社会历史领域中那些作为个体存在的人、事件的意义和价值。历史唯物主义的未来发展应该吸纳现象学、解释学的方法进行理论思考,在新的时代高度上展开理论思考,把个人生活与社会共同生活、规律性与价值意义问题结合起来,达到对人的生存与社会历史的统一的、完整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流行文化的合法化是流行文化被认同的过程,在从七十年代末至今的三十年里,流行文化完成了其合法化。流行文化合法化的过程也是多种矛盾冲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国文化领域日益走向世俗化,人们的文化接受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我国开始步入一个后喻文化的时代。  相似文献   
10.
观众对各个电视台相互克隆的电视节目的兴趣正在明显的下降.尤其是在观众可以自由选择各个卫星电视节目的今天.那些内容形式相互雷同,掺杂了大量水分的节目再加上无休无止的商业广告,使观众大倒胃口。电视本来是作为最直接.最通俗的接近观众的一种媒体而得到迅速传播和发展的。然而.现在有相当多的电视节目越来越缺少对观众的吸引力,这已经成了公认的事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