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世纪是社会主义的世纪,但对20世纪社会主义有一些似是而非的观点;本文对其中三个观点进行了商榷,提出了自己的观点:20世纪社会主义革命不是搞早了,过渡时期不是太急了,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也不是太慢了。  相似文献   
2.
康熙重臣、一代贤相--吴琠,对于"康熙盛世"的开创发挥过重大的作用.纵观吴琠的一生,他出身低微,关心民生;清正廉洁,勤政爱民;决狱公正,平反冤案;重视人才,荐引皆贤;卓有见识,处事灵活;宽厚和平,操履端方;面折廷争,直抒已见."慎以居躬,每赞寰乎国是;清能容物,更仪表乎官常".在清初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在安定社会秩序,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平定"三藩之乱",收复台湾,征服噶尔丹,巩固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等重大问题上,吴琠在不同的岗位上,都曾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他是一位大节不亏的政治家,是一个伟人,是一个应该肯定的历史人物.  相似文献   
3.
康熙重臣、一代贤相——吴琠,对于“康熙盛世”的开创发挥过重大的作用。纵现吴琠的一生,他出身低微,关心民生;清正廉洁,勤政爱民;决狱公正,平反冤案;重视人才,荐引皆贤;卓有见识,处事灵活;宽厚和平,操履端方;面折廷争,直抒已见。“慎以居躬,每赞襄乎国是;清能容物,更仪表乎官常”。在清初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在安定社会秩序,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平定“三藩之乱”,收复台湾,征服噶尔丹,巩固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等重大问题上,吴琠在不同的岗位上,都曾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他是一位大节不亏的政治家,是一个伟人,是一个应该肯定的历史人物。  相似文献   
4.
哈贝马斯无法解构“信仰和知识”的矛盾,他所面临的问题其实与其他人没有什么两样。只是他在人们无望的挣扎中试图找到一条出路。这就是缓和、而不是认同这种冲突。这个原则不仅适用于欧洲的后世俗社会。而且适用于不同宗教信仰之间的差异。在这点上本文与之共鸣。文章的一个新观点是。对科学的新的迷信具有宗教化倾向,这不仅是“信仰和知识”这个古老话题的继续,而且为之增加了新的麻烦。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革命史上,无论是工农联盟还是武装斗争,农民始终是革命的主力军。这是由中国的具体国情所决定的,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在反腐败过程中出现的清官崇拜现象是当前我国反腐败思想认识上的一大误区。本文指出了清官崇拜的实质 ,分析了目前出现这种现象的社会根源、认识根源和历史根源 ,区分了社会主义条件下党政领导干部和封建官吏的区别 ,重申了马克思主义人民公仆的思想  相似文献   
7.
2 0世纪是社会主义的世纪 ,但对 2 0世纪社会主义有一些似是而非的观点 ;本文对其中三个观点进行了商榷 ,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2 0世纪社会主义革命不是搞早了 ,过渡时期不是太急了 ,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也不是太慢了。  相似文献   
8.
文章回顾了鸦片战争以来,特别是进入20世纪以后,中华民族经历的内忧外患,简述了中国革命的历程,概括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说明了中国在当今世界上的影响,归结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的繁荣昌盛。  相似文献   
9.
反腐败:走出清官崇拜的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反腐败过程中出现的清官崇拜现象是当前我国反腐败思想认识上的一大误区。本文指出了清官崇拜的实质,分析了目前出现这种现象的社会 根源,认识根源和历史根源,区分了社会主义条件下党政领导干部和封建官吏的区别,重申了马克思主义人民公仆的思想。  相似文献   
10.
文章回顾了鸦片战争以来,特别是进入20世纪以后,中华民族经历的内忧外患,简述了中国革命的历程,概括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说明了中国在当今世界上的影响,归结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的繁荣昌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