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一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经济的特征是什么?对这个问题,现在有几种不同的意见。有的同志说,我国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特征的,是计划经济。有的同志则认为,我国虽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但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又是普遍的经济关系,因而是商品经济。此外,还有人认为,我国当前是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相结合,或者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在这些不同看法中,主要是前两种看法,后者基本上是想把前两种观点结合起来。因此,我想就前两种看法,谈些探讨性的意见。需要说明的是,这里论述的计划经济这个概念,是从反映客观经济本质这个意义上说的,不是指人们制定的计划,或实行计划管理的体制或方法;商品经济,也不是一般意义上说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而是从它是否是区分社会经济形态的标志来说的。  相似文献   
2.
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的理论体系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写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教材,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项迫切任务,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面对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现实,要研究的问题很多,这里仅就我们认为比较重要的一些问题,谈谈看法,同大家一起讨论。  相似文献   
3.
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通过理论结合实际地分析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帮助学生认清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树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必然在全世界胜利的信念,坚定地走社会主义道路。本文拟就这个问题谈一点看法,同从事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学的同志们共同探讨,以便更好地完成我们的任务。  相似文献   
4.
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以后,面临着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把个体的小农业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的大农业。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农业集体化的理论同我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制定了一条改造我国农业的正确路线。这条路线就是在彻底完成土地改革的基础上,第一步实现农业集体化,第二步实现农业现代化。实现农业集体化,即对个体农业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是由于个体的农业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它的  相似文献   
5.
如何认识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是社会主义特有的经济规律,是正确理解这一规律的一个极重要方面,这里仅就这个问题谈些看法。一、怎样认识计划规律是社会主义的特有规律要讲清计划规律是社会主义的特有规律,首先要分清它同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这个生产的一般规律的区别和联系。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必要性,是由生产力、社会分工的发展决定的,因而是存在于各个社会经济形态之中的生产一般规律。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这个生产一般规律,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中通过不同的特殊形式  相似文献   
6.
价格改革,是难度较大的一项改革。各社会主义国家在价格改革过程中,都受到了通货膨胀问题的困扰。我们要在价格改革中消除通货膨胀的影响,就应该重视并解决以下问题。第一,要摆脱缓慢通货膨胀给企业带来某些短期利益的诱惑。在一般情况下,缓慢的通货膨胀会给企业带来一种短期的利益。这从产品价值构成(C+V+m)中看得很清楚。从C这个转移价值来看,由于投入时设备和原材料的阶格相对低,而产品制成后由于价格上涨,这部分价值则可能以较高的价格实现。这就使成本中的C表现为投入少、产出多,为企业带来盈利。尽管在再生产时购进原材料又要支付较高的价格,但再生产出的制成品又会以  相似文献   
7.
为了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首先要认识经济规律。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全民所有制企业的生产也是商品生产,全民所有制企业之间的关系,也是商品关系。因此,在有计划地管理社会主义经济时,特别要认识和利用价值规律。鉴于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在理论界意见也不一致,我们想寻根溯源,弄清一些基本原理,尽量结合实际,对价值规律的作用作一些探讨。一大家知道,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的规律,只要存在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就存在并发挥着作用。价值规律的含义,一般地说,可以简要地概括为:社会必要劳动决定商品的价值,商品交换以价值相等为基础来进行。所谓社会必要劳动,就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由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