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在语文教学中,对课文中具有丰富形象内涵的词语或句子,教师应引导学生联系语境,展开合理想象,使词语或句子变成活的画面、活的情境,让学生在语言的感悟中受到人文熏陶。  相似文献   
2.
(一)师:为什么说从这儿感受到妈妈对爸爸的爱呢?生:从"虚弱"一词体会到妈妈的病很重,妈妈即使那样病重,心里还记着煮饺子给爸爸吃,尤其是"记住"一词,妈妈再三叮嘱我,生怕我忘记了。从这儿可以看出妈妈不想让爸爸担心、着急,希望他安安心心地吃下热腾腾的饺子。师:是呀!同学们,妈妈的话里没有一个爱字,  相似文献   
3.
马斯洛认为:人的行为动机受"需要满足"的支配,驱使人类的是若干始终不变的、遗传的、本能的需要,这些需要是心理的,而不仅仅是生理的.人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赏识.教师使用积极的评价语激励学生,可满足学生被尊重的需要,从而使学生树立信心、发挥潜力.  相似文献   
4.
课堂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而在小学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学课时最多,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时机.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内容,精心设计,使心理健康教育融于语文教学实践中.  相似文献   
5.
课堂上.学生能否最大程度地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关键在于教师是否善于引导。而在课堂上.我们每天都在运用语言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可见.课堂话语在教学中是多么重要。“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言一句六月寒”。对学生作出及时、正面、清晰且具有导向性的评价.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超越自我.引导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让他们享受进步和成功的快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