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 毫秒
1
1.
现代认知心理学方面的研究认为,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或其他人"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每名学生依据个体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学生对于新知识的学习必须经过一个"理解"与"内化"的过程,否则对于所学习的新知识无法纳入学生个体已有的认知结构之中,也就无法产生新的认知结构.鉴于个人对课程标准的理解,下面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谈谈本人对促进学生主体"建构"的一些探索与反思.一、关注主体,重在内化,促进学生的主体"建构"《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学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让学生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勇于创新."为了激发  相似文献   
2.
刘斯婧 《福建教育》2023,(22):38-39
提质增效是确保“双减”政策落地的利器。要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提质增效,就要紧抓找准“教学起点”、用好“错误点”、挖掘“生长点”三个关键点。  相似文献   
3.
数学课程中的空间观念是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之一,是学生必备的数学品格和关键的数学能力。新课程理念下,在“图形与几何”领域的教学实施,应遵循现实性、过程性、多样性和人文性原则,尊重学生的差异、选择、个性,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4.
刘斯婧 《教师》2014,(33):124-124
正2002年,师范学校毕业后直接进入名校的人不是很多,而幸运的,我是其中一个。而更幸运的是,当时基础教育课程领域正掀起"课改"之风,这既是一种先进思想潮流的引领,也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超越。在福建省福州市鼓楼第一中心小学(以下简称"鼓一小")这个优秀的团体中,我教学、研修、反思,昨日每一次的经验和教训都成为今天的镜子与财富。2013年9月,当我捧着"鼓楼区名师"的奖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