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教育   42篇
科学研究   4篇
体育   1篇
  2021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位老师在教了《指南针》一课后,问学生:“指南针有什么用?”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指南针能指明方向。”一句话就完了,老师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但是如果换个角度,问学生:“你们知道什么人,在哪些方面需要使用指南针?”使学生从天空想到大海,从海面想到海底,从沙漠想到原始森林;  相似文献   
2.
如何促进幼儿早期数概念的形成和发展,是早期教育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很多家长仅仅把儿童口头数数的能力作为幼儿早期数概念形成的唯一标志,以幼儿会数10以内的数为满足。在指导儿童学习时,也总是单纯地把练习口头数数作为主要学习内容。其实,这是一种不够正确的做法。因为,儿童在幼儿早期通过练习口头数数所掌握的自然数列,只不过是一连串有节奏的语音符号而已。不管是按顺序说出的数字序列,还是胡乱说出的个别数词,他们所记住的都是这些数字的外在表现形式——语音上的特点,都是对于语音信号的纯粹的机械识记,而不是对数的意义的理解。因此,口头数数纵然达到相当可观的程度,也并不意味着已经掌握了多少数的概念。当然,数的概念是抽象的。幼  相似文献   
3.
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好办法,但目前存在很多问题,没有起到应该起的作用。问題的主要原因概括起来有两点,一是要求不恰当,或者太笼统,或者太枯燥,或者太难太死。二是没有通盘考虑,课前不充分准备,不能依据学生的思维特点进行科学设计。  相似文献   
4.
果戈理的名著《死魂灵》里,有个叫彼得尔希加的人物.他嗜书如命,不管什么样的书到手皆读,但辛辛苦苦读了一辈子书,却什么事也干不来.我国古代有“名气”的书呆子也屡见经传.据《南史·陆澄传》记载,陆澄读易经三年,背得滚瓜烂熟,却丝毫不理解其中含义,学而无用,被人讥为“书橱”.晋朝的傅迪、唐朝的李善,读书“淹贯古今”,用时一筹莫展.可见知识的真正价值在于  相似文献   
5.
据报载,不久前英国一家报纸举办了有奖征答活动,题目是:在这个世界上谁最快乐?获大奖的四个最佳答案是:作品刚完成,自己吹着口哨欣赏自己作品的艺术家;正在用沙子筑城堡的儿童;为婴儿洗澡的母亲;千辛万苦开刀后,终于救了危重患者一命的外科医生。概括这四项最佳答案,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人们在从事创造性劳动时感到最快乐。我们现在的孩子大都是家庭的“皇帝”,能使这些“小皇帝”感到  相似文献   
6.
幼儿的时间知觉是其智力构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其智力发展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一般来说,小班幼儿刚有了一些初步的时间概念,这种概念是同出现在这段时间里的幼儿特别熟悉的事情紧密相关着的。例如“早晨”,这是天亮起床的时候;“晚上”,是脱衣服睡觉的时候。“今天”、“明天”、“昨天”这些带有相对意义的时间概念之间没有明显的区别,小班幼儿就搞不清。小班幼儿对时间的知觉能力,大概只能限于一天之内。有所例外的是,对一些带有明显规律性或者在情绪上十分感兴趣的事情,是可以同一些大的时间概念联系起来的。例如:“穿裙子的时候——这是夏天”,“下雪——这是冬天”。  相似文献   
7.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讲过一个教育故事:一名小学生在学校的花园里摘了一朵玫瑰花,被老师发现了。他眼泪汪汪地对老师说,他的外祖母病得很重,他是想把这朵花献给外祖母的。这位老师把他引到办公室,十分动情地对他说:“你这样小小年纪就懂得孝敬老人,你的心灵真是太美好了。你这种美德使我也很受感动,因此,老师也献你一朵玫瑰花。”说着,这位老师从自己的花盒里摘了一朵鲜艳的玫瑰花,双手送给了他。接着,这位老师又说:“至于你摘了学校花园里的玫瑰花这件事,你千万不要告诉你的外祖母,因为她老人家听了会生气的。老师代你赔偿好。”苏霍姆林斯基当时是这个学校的校长,他知道这件事后,也很感  相似文献   
8.
法学方法乃是法律职业教育和法律职业能力的应有之义。不仅三段论模式的法律适用,而且案件事实的形成和法律判断,法律解释与法的续造等本身就是一个方法问题。  相似文献   
9.
所谓群体决策就是群体中的多数成员对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共同出谋划策,集体决定。一般来说,群体决策的正确性高于个人决策。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此之谓也。这是因为群体决策不但能集中大家的智慧,而且还能彼此检查对方意见中的不足。 实行群体决策要注意以下问题: 1.必须在制度上予以保证。民主集中制是一个老话题,在理论上谁也没有异议,但在具体工作中就不那么容易实行了。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没有一些严格有效的制度来作保证。例如,究竟哪一类问题可以由主要领导人决断,哪一类问题需要集体决策;在什么情况下多数人的意见可以否决主要领导人的意见,在  相似文献   
10.
儿童从学前生活进入学校学习,是其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无论是受过幼儿园教育的儿童,还是一直在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渡过这个转折点都要经历一系列心理习惯、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方面的重大变化。如果不能尽快地适应这些变化,那将很可能对儿童小学期间的全部学习和生活都带来消极的影响,乃至波及一生的整个发展趋势。因此,研究分析并最终搞清楚这些变化,既是保证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和提高小学教育质量的需要,也是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