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科学研究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2.
<正>这是笔者在市优质课评比中的教学案例——平面与空间中的"余弦定理".它是承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选修2-2第二章2.1节"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后阅读与思考的内容.它主要将三角形与四面体类比,由三角形余弦定理类比猜想得到四面体的"余弦定理",同时由证明三角形余弦定理的方法类比得到证明四面体的"余弦定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从辩证角度看,动与静是相对存在的,仔细观察题目特点,动中觅静,以静制动,动静转换,不失为处理动态性问题的良策.面对旋转类问题,抓住旋转中的不变量或利用动静转换,常能帮助我们突破思维的屏障、找准切入点、明确解题方向.课堂教学中发现旋转类问题学生都感觉难以下手,本文想结合具体案例谈一谈解决这类问题常见的两种策略.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矿物掺和料(矿粉、硅灰、微珠)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复配,通过矿物掺和料优化胶凝材料颗粒级配,填充水泥颗粒之间的空隙,释放出孔隙水,改善流动性;利用矿物材料的减水效应和滚珠润滑效应,降低混凝土黏度;同时加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提高混凝土浆体的黏聚性解决自密实混凝土的离析、泌水以及表面浮浆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以椭圆、双曲线的"类准线"为背景的高考试题频频登台亮相,并以其独特的魅力,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如2010年高考江苏第18题、2012年高考安徽第20题、2012年高考福建第19题等,预计在今后的高考中将出现更多,故有必要对椭圆的类准线的性质进行探究整理.本文将介绍椭圆的类准线的一些优美性质,对于双曲线也有类似地结论,不再赘述,供有兴趣的读者参考.性质1已知P为椭圆2 22 21(0)x y a b a b+=上异于长轴端点的任一点,1M(-m,0),2M(m,0)是x轴上的两点,椭圆在点P处的切线分别交直线21:a l x m=-,22:a l x m=于A,B两点,直线1AM,2BM交于点Q,则0P Q x+x=.(如图1)  相似文献   
6.
由三角形余弦定理类比猜想得到四面体的余弦定理,同时由证明三角形余弦定理的方法类比得到证明四面体的余弦定理的方法.关注探究式教学的自然性、合理性,引导学生数学思维的自然形成、发展和深化,是我们一线教师急需关注的.  相似文献   
7.
对2023年全国新高考数学Ⅱ卷第21题进行了探讨,分析试题的解法,推广得到更一般的结论,探寻试题的命制背景.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在选修4系列的《坐标系与参数方程》中介绍了有关坐标系伸缩变换的概念.  相似文献   
9.
刘旭飞 《中等数学》2009,(11):17-18
利用函数在有限个点处的值或事物在有限个点处的特征来确定整个函数或事物整体的特征,即通过有限的数据,以得出完整的数学描述,这是现代计算几何学常用的思想方法.该方法在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近年来,这种思想方法在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也有体现.下面介绍一道2008年英国数学奥林匹克试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