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韩少功的小说主要可分为写实性和神秘性书写两类。巫楚文化对于韩少功的创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韩少功带有神秘色彩的小说叙事当中。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巫鬼气息和浪漫品格两方面。巫鬼文化的熏染是韩少功神秘书写中最主要的气质来源,也是其神秘色彩最主要的表现。浪漫情怀则在民族智慧、民族理想和民族性格中得到最好的体现。巫鬼气息和浪漫品格共同构成了韩少功神秘书写的外部特色和内在气质。  相似文献   
2.
从毛泽东的政治思想与“十七年”“泛政治化”的文艺批判运动的关系入手,阐述了毛泽东政治思想中某些过份理想化成份所造成的与社会现状之间的紧张情势,以及这种紧张情势所导致的“十七年”“泛政治化”的文艺批判运动的现象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从乐观与忧患方向阐述“五·四”时期与新时期乡土小说家的共性特征,认为忧患精神才是‘五·四”时期与新时期乡土小说家共同的主体精神魂脉。因此描述了他们忧患精神的几种主要表现形态。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余华的主要作品-《活着》、《在细雨中呼喊》、《许三观卖血记》的解读,辨明余华作品中希望与绝望主题相互对立和相互交织的呈现形态,相关成因及作的创作态度,以揭示出作潜藏于心的人关怀和创作的变化与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5.
《黄雀记》作为苏童最新的长篇力作,具有浓厚的悲剧色彩,高度体现了他的宿命论思想.通过对种种偶然与巧合事件的描述和对意象的多重隐喻诉说人物悲剧命运的不可避免性.不良的家庭环境和危险的三角关系是导致人物宿命悲剧的重要因素.悲剧的宿命意识笼罩整部作品,体现了作者对人文的关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