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主持人语: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010年以来,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文学院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申报成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学科建设点,开始了本科生的教学改革。四年来,文学院积极开展各项教学改革。如实施"三个百"育人工程,即要求学生在学期间背百篇古文,写百篇作文,读百部经典,以夯实文学基础,提高核心能力,培养人文精神;如实行自主学习课制度,旨在探索切合文学专业学习特点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2.
“戏”“剧”二字皆产生于先秦蜡祭活动中 ,“剧”更直接是蜡祭中扮演虎与田豕搏斗的场面记录 ,此种角力表演由娱神而娱人 ,遂演化为戏剧。“戏”“剧”二字的创造实是我国戏剧产生于先秦时代的文字见证。  相似文献   
3.
中文专业办学陷于困境,其根本的症结在于百年中文专业教育从西方引进的学科理念:纯文学观念。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21世纪,缺乏实用性的狭隘的纯文学观念已经成为中文专业发展的瓶颈。只有突破纯文学,回归大文学传统,依据大文学观念重铸中文专业的学科理念,用以指导人才培养,设计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模式,才是中文专业办学的根本出路,才能有效实现就业的大口径,提高就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戏曲本色论的内涵及发展刘汉光日本学者河竹登志夫认为:“首先是演员和观众的分离,然后再从演员中分化出剧作者,这在世界各地都是一条普遍原则。”①观众的分化出来使戏剧成为观照对象,并日益专业化。演员和剧作者的分离则在各自专业水平得以提高的同时,也产生了剧本...  相似文献   
5.
6.
《牡丹亭》以高唐神女为原型塑造主人公杜丽娘,在中国视"淫"为万恶之首的"无性文化"传统中,复活了性爱女神的形象,它以人欲的思考为切入口,批判宋明理学为代表的封建礼教对人类正常情欲的压抑,从而肯定和歌颂了人欲,代表了在几千年封建礼教束缚下的性爱文明意识的觉醒.《牡丹亭》以其歌颂人欲和反对礼教的深度、力度和高度,标示着晚明社会个性解放思潮的高峰.  相似文献   
7.
我国诗学就其展开过程和审美形态看,属生态型诗学,其根本精神在于人与自然的和谐。从诗歌情感的发动,诗歌意象的生成,到诗歌意境的创造,中国诗学正展现出创作主体的生命与自然客体的生命相互感发、情意融通、精神契合的过程。传统哲学,包括儒道佛的思想在构建我国生态型诗学中的根基作用,其内在理路表现为三个层面:在物质的"气"的层面上,万物一气化生,故主体生命与自然生命可以互相感发;在道德的"仁"的层面上,万物一体同仁,故主体生命与自然生命情意融通;在超越性的"道"的层面上,万物"道通为一",故主体生命与自然生命可以超越皮相,达成更高层次的精神契合。  相似文献   
8.
意象是主体心智情感与自然物象的契合体,意象的生命力就与契合的程度有关。某些意象,由于与特定的民族意识、民族生存状态、价值标准等有较高的契合度,便成为文学中的常见意象。鸿雁意象即是其一。  相似文献   
9.
中国寓言具有不同于西方寓言的体制特色和文化蕴涵,它的典型体式是“假设问答”,它产生于巫史文化兴替的文化背景中,是史官文化继承改造利用巫官文化内容的文化范本,蕴含着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相似文献   
10.
张金亭  刘汉光  刘怀莲 《天中学刊》2001,16(Z1):102-103
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关键学科,它的教学质量如何,不仅关系到整个基础教育的质量,更关系到未来全面发展的人才的质量。因为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们每接受一个层次的教育,无不发端于语文。这也正是语文的基础性、工具性意义所在。基于上述认识,笔者针对农村学校有限的教学条件,从实际出发,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从而收到了轻负担、高质量的明显效果。具体做法和体会是: 一、授之以法,变难学为易学 通览初中语文教科书,作为教学内容的课文不外乎记叙、说明、议论、应用等四种文体。长期以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