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2003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建立教育职员制度,是高校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已经开始教育职员制度的试点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也面临不少问题,如高校和社会对教育职员制度的认同、职员制实施范围的界定、人员退出机制的建立、职员的待遇等。针对这些问题,应该明确教育职员制度的目标,为教育职员制度的实施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机制,以便更好的促进教育职员制度的推行。  相似文献   
2.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即以其浑沌的面貌而混同道术、依附玄学,在朝野上下得到广泛的传播。随着佛教在中国的落地生根,渐渐表露出其固有的特性和独立的品格。出家受戒形成一股风气,中国于四民之外,又增加了出家之民。出家僧民不仅在衣食住行等方面与众不同,重要的是佛教经义与道教和儒教之学的主旨也存在着根本的差异。正是这种本质的区别,使得上层统治集团中的有识之士促使一些当权的统治者排挤和打击佛教。而一些以儒学自命的知识分子和道教徒也从维护自身的地位、利益出发积极地参与了排佛活动。这就是自南北朝开始的一场历时久、跨度大的马拉松式的三教论衡,即中国本土的儒道文化和外来的佛教文化之间相互进行的理论论战。这个运动几乎覆盖了自此以后的整个中国思想界,对佛教中国化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深入地探讨佛教文化与本土文化之间的相互冲突和融合,总结其中的文化传播规律,不仅对于揭示佛教中国化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对于探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而且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确立文化开放政策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