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2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客观结构系统、主观结构系统与价值结构系统三方面作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度假设能为政府寻求与市场、社会的合作路径以及推进与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提供理论基础.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追求中,社会公正与制度和谐是优先考虑的问题.制度和谐是社会公正的前提条件,社会公正意味着不仅要确立形式平等,更主要的是实现实质平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质在于发挥政府保障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的职能,它要求通过深化改革提高政府的制度化程度,落实政府责任,完善政府服务精神,根据合作社会的要求构建一个合作的社会治理体系.它是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观在中国当前推进社会建设方面的直接运用和实施.  相似文献   
2.
小幼衔接是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一环。小幼衔接不畅的主要原因在于幼儿园及小学低年级教师双向配合失衡,从师资层面形成了小幼衔接的“鸿沟”。小幼衔接不能仅靠幼儿园教师的单方面衔接,小学教师应主动对接学前教育,积极主动担负起幼儿从幼儿园到小学顺利渡过的责任,实现“幼小衔接”到“小幼衔接”的转变。借鉴日本小幼衔接的特点和经验,为我国小学教师努力走出幼儿园教师单方面衔接的误区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3.
引导型政府职能模式与公民权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康之教授在《公共行政中的哲学与伦理》一书中提出了“引导型政府职能模式”的新概念,认为这是一种不同于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保护型政府职能模式和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干预型政府职能模式的新型政府职能模式,是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赶超发达国家的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中国在改革开放后,也正在建立健全这一政府职能模式。从公民权实现的角度看,保护型政府职能模式内容是比较单一的,干预型政府职能模式则陷入了保护和破坏公民权的两极。只有引导型政府职能模式在公民权的实现方面能够发挥引导作用,并通过公民权的实现而推动社会实现自主治理。  相似文献   
4.
论政府引导下的公民参与公共政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民参与公共政策是20世纪后期以来公民参与的一项新内容,它丰富了传统政治参与的内容.公民参与公共政策需要在政府的引导下进行,应做到有序、有效、理性和提升公共政策的公平价值.政府在引导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过程中,应通过理念与制度方面的创新主动地为其创造必要的条件,积极地通过各种途径去实现对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引导,并通过公民参与公共政策而追求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5.
为防止志愿失灵在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的双重困境中产生,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要以维护社会公正为目标,以调节社会矛盾和平衡利益为重点,以有效社会政策为手段,实现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格局,健全责任明确、协调联动、快速反应、运转高效的社会管理体制与机制。社会管理体制与机制基于公民社会组织的发展,其关键在于法治化、公共化、信息化与服务化。在厘定社会管理体制与机制内涵边界的基础上,讨论社会管理体制与机制的开放性:发展模式与体制适应力、多元化的选择空间及其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