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教育   34篇
  2022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写在前面我们每天都在学课文,然而,学课文有什么用呢?难道就是为了重复那生字、组词、分段、理解作者意图等一系列的程序吗?或许,你早已厌倦了这套程序,或许,你正为此而苦恼。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这句话,就明确地告诉了我们该怎么学课文。课文是个例子──阅读的例子,写作的例子,甚至是生活的例子。只有把课文当作一种例子来学,你才能学会很多东西,也才能体会到学习课文的乐趣。下面这篇文章,就告诉你从课文中还能学到些什么。  相似文献   
2.
斑鸠叫了     
淡淡的,滑过空际的叫声 有点儿忧伤 咕咕咕—咕,这穿透北风的叫声 有点儿忧伤  相似文献   
3.
谢天和谢地是一对双胞胎.哥俩笔头好,他们许多思想新、语言美、形式活的文章,常被方老师当作范例评讲.这天,方老师交给他们两份《全省中学生拔尖作文大赛选手登记表》,要他们填好上交,准备参赛.就在谢天摩拳擦掌、踌躇满志的时候,谢地却不时地“哎哎“叹气:“这样规模的大赛,一定高手如云,我功力还浅,又何必前去出丑呢?“……  相似文献   
4.
5.
刘盛云 《新作文》2022,(3):26-30
[文题呈现] 读下面的文字,从三个文题中选择一爪,写一篇600字以上的作文. 生活中,无论是老师、同学,还是亲戚、朋友,抑或是陌生人、初识者,肯定都有过对你(或者你对他们)的评价、评点、评判、评论.课堂内,餐桌旁,旅途间,作业本中,成绩单上,网络空间里……不同场合的口头或书面的那些评语,是赞赏,还是批评?是激励,还是指...  相似文献   
6.
这双棉手套实在很普通,“手工做的”,“不贵,三块钱一副”。但当这双棉手套完成“卖”与“送”的转换后,其价值已经无法用金钱来衡量了。它给人精神的冲击,已不再只是“心不仅痛了起来,两行热泪流在了面颊”。它像炽热的阳光、温煦的春风,驱散寒冬的阴霾,让我  相似文献   
7.
总分式构思是较常见的作文构思方式,它无论是用于篇,还是用于段,都体现了作文内容或结构上的整体与个别、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因为“总”是概述,“分”是不同侧面或角度的详述,所以总分式构思很能使文章中心突出、内容丰富、层次清晰。但很多同学在运用此方式时,难于“总”之后的“分”。下面就给同学  相似文献   
8.
口语交际课上,刘老师先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纪晓岚当侍读学士时,一天早朝,日上三竿而乾隆皇帝还没来,纪晓岚便对同僚说:“老头子怎么还不来?”恰好乾隆皇帝跨门而入,听到他的话.一脸恼怒地问:“‘老头子’三字作何解释?”  相似文献   
9.
10.
火车恋旅行时,爱煞火车。当火车在广袤无边的平原上奔驰时,窗外的每一寸土地,总以无言的方式来表现它的内涵———干瘠者寸草不生,泥褐的一大片,漫漫地延至天边,雄奇又苍凉。肥沃者呢,麦浪起伏,稻香万里。逢及果子成熟的季节,成千上万的果树都蹦出簇簇丛丛的嫣红姹紫,把整个大地染得璀璨多彩,那鲜丽的色调,毫不留情地灼痛了旁人的双目。大自然有时也会以细腻的画笔绘出清丽绝伦的人间美景。比如说:春江水暖鸭先知、风吹草低见牛羊,都是它得意的杰作。倘若火车走在山路上,沿途景色,更叫人惊叹。冬天时,大片的雪从山头奔泻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