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多读 勤思     
在语文教学中组织学生多读勤思,看来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课题。教学过程是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主导作用辩证统一的过程。多读勤思是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标志。多读要靠教师指点,勤思要靠教师启发.因此,指点和启发也就成为教师主导作用的重要内容。语文教师都有一些自己学习语文的经厉和体会。就我来说,就是在教师的指点和启发下,从多读勤思中逐步提高语文水平的。记得我上初中的时候,语文教师是张梅安先生,他一学期教的课文(那时教材由教师自选,油印发给学生)足足能装  相似文献   
2.
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个由不知到知,由知之较少到知之较多的矛盾运动的过程。这矛盾运动的转化主要是靠“疑”来推进。有疑就得设法解疑:要解疑,就得认真思考,多方求索;疑难解决了,认识就有所提高,学业就有所长进,智能就有所发展。宋代朱熹强调“学贵有疑”,法国巴尔扎克认为“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义的是问号”,这正是前人学习活动可贵的经验总结。  相似文献   
3.
《庄子·徐无鬼》中有一个“运斤成风”的故事,大意是:楚国都城郢这个地方,有一个人刷墙时不注意把一点点石灰涂到自己鼻子上了,他就请一个叫石的匠人用斧子把石灰削掉。那个匠人把斧子挥舞得象旋风一样迅疾。一下子非常准确地把郢人鼻子上的石灰完全削掉了。一点也没有碰到鼻子。而那个郢人面不改色,一动也不动地站在那儿。后来宋元公听到这件事,就把匠人召了去,要他再表演一次,匠人却说:“我过去是能这样,但现在不行了,跟我合作的那个郢人已经死了!”匠人石的“运斤成风”一向使人们叹为观止,而郢人的“立不失容”却常常为人们所忽视。当然,没有匠人石的“运斤成风”,郢人鼻子上的石灰决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