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1996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现在有人讲,“韵律是人们强加给诗歌的。”甚至还说,“要求韵律美就不是诗人。”这种说法实在不敢苟同。拿汉语来说,诗歌语言是汉语的一种特殊形式。汉语自产生之日起就具有自己的韵律美,即声音有高有低,有起有落,有仄有平。汉语的这种韵律美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平时讲话写文章都在自觉不自觉地讲究韵律即运用平仄,尤其句末那个字最讲究,除了要表达特殊情感外,总是有平有仄,平仄交错以取得声音的抑扬顿挫,和谐动听。我们可以随便举几个例子加以说明:(“—”表平声,“”表仄声)  相似文献   
2.
《衷希腊》一诗是拜伦《Don Juan》(唐璜)第三章的一支歌曲,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拜伦热爱希腊,景仰希腊的古代文明,对希腊有深厚的感情,对当时沦为土耳其侵略者的奴隶而又不觉悟的希腊人也有恨铁不成钢的愤慨。他“怀前古之光荣,哀后人之零落,或与斥责,或加激励,使思之攘突厥而复兴,更睹往日耀灿庄严之希腊,如所作《不信者》(即邪教徒)暨《堂详》(即唐璜)二诗中,其怨愤谯责之切,与希冀之诚,无不历然可征信也。”(鲁迅语)《哀希腊》一诗集中表现了这种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3.
对英诗如何汉译,汉诗如何英译的问题,译界从来观点不一。理论上有“等值论”、“讯息符号传递论”和“多层次结构论”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例如英诗汉译有人主张要字对宇的翻译才能让汉语读者领会外国诗的真正韵味。若此,一个只会回英汉词典的人就能译诗,那么诗歌翻译问题就不必许多人来争做文章了,显然这种观点站不住脚。有的人认为诗歌只要特意思译出来就行,形式和韵律不必也不能多讲究.这种观点也只讲对了三分之一。这是因为诗歌,特别是格律诗不同于散文,散文是以理服人,诗歌要以情动人,它不但要靠文字本身,而且还要不其…  相似文献   
4.
有的同志提出格律是诗人强加给诗歌的,这一观点对青年特别是青年诗人影响颇大,使他们认为诗人按格律写诗就像带着脚镣手铐跳舞,应抛弃格律,写诗要用自然的语言节奏。笔者认为是这对诗歌的否定,对诗歌的发展极为不利。诗歌评论家从一种语言内部轻重音节和韵律之间的关系的语音分析中得出了上述结论。他们认为韵律和正常的单词的轻重音所用时间的量大致相同,两者基本是平行的,韵律实际上就是模仿语言的重音、语调和结构,和我们所讲的格律有根本的区别;韵律和语言相比,前者更能限制后者,例如/The/house/rough/verse/should/t…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