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4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4 毫秒
1
1.
责任     
许多日子,我总有一种莫名的惆怅之感。 我在这所闭塞的山村中学任教已有二十多年了,可谓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时间、汗水,乃至青春的每一滴心血,都花在这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光阴默默地过去,我总觉得收获还是太少太少。每年中考过后,便是我焦急等待的日  相似文献   
2.
责任     
刘继智 《湖北教育》2004,(9):61-61,60
  相似文献   
3.
作文的“真实”到底有何具体要求呢?如何把握作文“实”与“虚”的尺度呢?这也是我们在作文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作文的“实”,并非完全要求照搬生活、罗列生活现象或简单地模拟生活。作文的内容必然要求反映生活,表现生活,但它毕竟是思维和语言的综合艺术表现,它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完完全全地反映生活的真实。作文的真实,应该表现在  相似文献   
4.
凡读过古代章回体小说的人都知道,几乎小说的每一章的结尾处都会留下一个悬念,不是某某人物被围困难以脱身,就是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刻或事情最危急的关头,突然跳出一位英雄来,弄得读者欲罢不能,只好又紧接着看下回的内容,直到看完小说为止。这种巧设悬念的方法,可以增加故事的曲折感,使情节跌宕起伏,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造成文章的层次美。写作文也一样,巧设悬念同样能造成作文的跌宕之美、层次之美,能发人深思,引人入胜。这种方法的合理运用,比直接把故事道出来,表达效果要强得多。开头巧设悬念。这是作文惯用的表现手法。在文章开头,以设问的形式设一悬念,启发人的思维,使读者在阅读之初便能沉入其中依照作者的思维去看个究竟。《第二次考试》中,作者开始就这样写道:“声乐家苏林教授发现一件奇怪的事情……”以“奇怪”设悬念,引起读者思索:为什么“奇怪”,造成的原因又是什么?有了这些思索,阅读的兴趣就有了。  相似文献   
5.
[拟题设想]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写作是用以反映生活的.要求写"我",要求贴近自己的生活实际,要求写出真情实感,这"三位一体"式的要求,既有利于考查出学生认识能力、写作水平的高下,又有利于将写作引向良性发展的阳光大道,确是引导作文教学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6.
三、材料作文 1.试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天,儿子从幼儿园回来,向父亲报告幼儿园中的新闻,并告诉父亲,他有一个重大发现."什么发现?"父亲漫不经心地问."苹果里藏着一颗小星星."父亲瞪大了眼睛:"怎么会呢?"  相似文献   
7.
刘继智 《初中生》2002,(34):16-18
作文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活动,这种思维具有创造性、形象性、灵活性、写意性,也具有逻辑性、整体性。不管立意多么新颖,选材多么独特,结构多么巧妙,语言多么生动,在事理、结构、语  相似文献   
8.
刘继智 《初中生》2002,(19):39-40
凡读过古代章回体小说的人都知道,几乎小说的每一章的结尾处都会留下一个悬念,不是某某人物被围困难以脱身,就是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刻或事情最危急的关头,突然跳出一位英雄来,弄得读者欲罢不能,只好又紧接着看下回的内容,直到看完小说为止.  相似文献   
9.
谈谈灵感     
灵感即作家、艺术家在文学艺术活动中,由于生活的长期积累,而突发的创造性意念。普通说即思维触发。当你的生活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思维中突发出一种创作冲动。这时,你的灵感就来临了。灵感的产生是写作者生活长期积累的结果,即作者对生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