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刘自美 《天中学刊》2011,26(3):54-56
柏拉图的正义论是在城邦现实的语境中阐释的。城邦作为人们的公共生活领域,需要正义作为主导原则。但是,理想正义却在现实的城邦政治中遭受困境,正义成为强者追求私人利益的工具。这一现实将正义的价值推向超验领域,柏拉图的正义论不得不到神学中寻找支撑。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建筑于其上的社会政治、法律、道德等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是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统治的手段,具有极大的虚假性。在欧洲现代性产生的过程中,时代的(特别是德国的)意识形态阻碍人们对人类自由解放的正确认识。必须清除意识形态的无稽之谈,将其建立在坚实的物质基础上。  相似文献   
3.
欧洲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方式,个人完成了从身份到契约的转变。现代性在欧洲的发展造成的一个结果就是个人主体的丧失,人与物的关系的翻转,在解放了巨大社会生产力的同时,造成了以物的依赖性为主的人的独立性。马克思主义理论蕴含着深刻的对人类未来的担忧以及对个体生存状态的关注。他的解放理论赋予个人以终极的价值指向,这是马克思对人类的深切人文关注和对时代问题的积极回应,以及时人类解放这一时代主题的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4.
刘自美 《天中学刊》2010,25(1):47-49
任何一种哲学的主题都是人的问题,所以对人性的界定是一个基础性的问题,对关注人的自由解放的马克思主义来说更是如此。近代欧洲的各种思想对人性做出了不同的理解。马克思主义从现实的个人出发,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关注人性,认为人性不是固定不变的概念,也不是脱离社会生活的抽象状态,对人性的理解应该在历史发展的视野中。主体性永远是人的最主要特性。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对中西方价值体系中自由范畴的阐释,及其各自发展逻辑的比较,使我们认识到它们虽然显示出各自不同的自由传统以及对自由的超越、实现方式,但不可否认,自由是中西人生价值的共同指向.  相似文献   
6.
卢卡奇认为,历史是总体的现实,是人的“行动”。历史又意指了一种现实的生成性和一种感性的生活的时间性,因此,历史又是一种无产阶级自我认识的方法。卢卡奇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历史”的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回到“历史”中才能达到马克思思想的本质。  相似文献   
7.
柏拉图的正义论是在城邦现实的语境中阐释的。城邦作为人们的公共生活领域,需要正义作为主导原则。但是,理想正义却在现实的城邦政治中遭受困境,正义成为强者追求私人利益的工具。这一现实将正义的价值推向超验领域,柏拉图的正义论不得不到神学中寻找支撑。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解放理论将终极价值指向放在现实的个人身上,目标就是自由个性的个人主体的历史生成。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现实中国出现了个人生存发展问题的新问题。马克思的个人解放理论作为一种理想性的理论与我们的个人生活现实产生某种张力。如何将马克思个人解放理论的研究与现实的中国社会发展结舍、保障个人权利以加快个人的解放、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是一个迫.切的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