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科学研究   2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4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秦嘉和徐淑美好的爱情情愫及知己的感恩情结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他们的爱情传唱和诗文赠答始终是我们陇中地区乃至整个甘肃文学史上的骄傲,他们的赠答诗更是情感动人。  相似文献   
2.
基于声速测试仪,利用时差法测量了超声波在不同浓度甘油溶液中传播纵波的速度,结合波动学理论间接求出了不同浓度下甘油溶液的体变模量.对甘油溶液的体变模量与其浓度的关系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研究与分析,给出了甘油溶液的体变模量与其浓度的关系图及线性拟合方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甘油溶液浓度的不断增加,甘油溶液的体变模量也随之增加,而且甘油溶液的体变模量与其浓度呈线性关系.这一研究结论在材料力学、化学工业以及进一步研究液体力学特性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参考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利用时差法测得超声波在非线型固体介质中纵波的传播速度,根据待测物体的密度,从而计算出非线型固体物质的杨氏模量。该实验的测量原理简单,方法直观可行,测量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4.
文章介绍了同伴教学法的教学设计原则以及同伴教学法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实践证明,该方法在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验创造能力、高水平的实验推理和批评性实验思维能力等方面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这一应用研究成果将在其他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刘艳峰 《大众科技》2011,(5):111-112
在物质密度测量中,由于有些物质具有可溶性,有些物质具有吸水性,特别是有些物质为小粒状吸水性固体,体积测量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测量物质密度的新方法,利用气体比热容比测定仪,即可测量可溶性物质的体积、还可测量吸水性物质的体积,特别是可以测量小粒状吸水性固体的体积.体积测出后,再利用天平称量物质的质量,就可测...  相似文献   
6.
设计性实验教学探讨   总被引:22,自引:10,他引:22  
增加设计性实验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教学质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在物质密度测量中,由于有些物质具有可溶性、有些物质具有吸水性、特别是有些物质为小粒状固体,所以体积测量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测量物质密度的新方法,即利用气体比热容比测定仪,既可测量不溶性物质的体积,又可测量可溶性物质的体积,还可测量吸水性物质的体积,特别是可以测量小粒状固体的体积.体积测出后,再利用天平称量物质的质量,就可测出物质的密度.这种新方法大大扩大了物质密度的测量范围.  相似文献   
8.
英语文体学与翻译密切相关,文体是翻译时要处理的一个重要问题。文体学在翻译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从文体学的角度论述了英汉翻译的适应性:原文和译文在语言和体裁的风格方面必须保持一致,应用文、广告、新闻、科技、文学五大门类的文体有其各自的语言特点和相应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9.
英文影视作品在大学英语互动课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文影视作品因其诸多优越性,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发挥着更加显著的作用。把影视作品很好地运用于大学英语互动课教学中,能大大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果和水平。该文从影视作品的选择、加工、字幕处理和教学中的交互作用等方面介绍了英文影视作品在大学英语互动课教学中的应用,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0.
刘艳峰 《青年记者》2017,(6):101-102
新闻传播学科是开放性非常强的社会学科,相应的专业教学也应具有相当的开放性.如果学生处于相对封闭沉闷的教学环境中,新闻理论学习能力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可能就会成为纸上谈兵,教学效果堪忧.增强新闻课堂的开放性,有助于改变这种现状. 开放式课堂,带来视听盛宴 开放式课堂教学,是针对过去“封闭式”教学而言的,即在课堂教学中要尽量减少“指令性”的成分,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多角度、全方位地探求和运用知识,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时空,以充分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 1.善用手机.随着经济的发展,手机是新新人类不可缺少的工具,因此学生带手机到课堂的现象早已不足为怪.现在手机功能非常多样,如果能在课堂教学中善用手机,将手机转化为教学的辅助工具,不仅能把学生的注意力成功地吸引到课堂上,而且会使课堂教学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