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14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两型社会建设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方向与必由之路,而两型学校建设又是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学校是不同于其他经济社会组织的主体,在两型社会建设中,既有一般意义上的两型建设任务,也具备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功用。同时,学校也不同于经济活动组织,必须体现自身的特殊责任与使命,即两型学校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必须体现学校的本质与职能,深化改革,积极主动地为我国两型社会建设承担和发挥人才支撑、科技引领、思想导向、智力服务等方面的重要职责,成为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人才摇篮、科技重镇与思想源泉。因而,两型学校建设是一项长远战略工程,必须做好顶层设计,全面推进两型学校建设打造升级版。  相似文献   
2.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按资分配日益普遍,致使劳动价值论、按劳分配和剩余价值社会化的矛盾已成为令人困惑的理论难题。因此本文进行了全新的探索。①阐明按资分配中的“资”是一种通用的生产要素;②揭示劳动工具对人类活劳动“吸收──储存──转移──解释”的重要功能,提出“间接活劳动”的概念;③分析了“间接活劳动”通过劳动工具及其泛化形态创造价值的过程,重新界定了创造价值的劳动范围与内容,对价值构成提了新的“三位一体”观点;因此,新增财富的按资分配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的表现形式,在本质上是按间接活劳动分配。  相似文献   
3.
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建立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是重点。《共同治理》一书借鉴现代制度经济学和公司治理等理论,比较分析了发达国家的大学治理结构,对我国大学治理结构中的各种权力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围绕大学利益相关主体的多元化,提出"大学组织定位-大学权力结构-大学共同治理"的分析思路和改革逻辑,为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理论及其路径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