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刘银凡 《新疆教育》2012,(5):125-126
“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新课标指出读的重要。“读”作为一种简单而又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专家和教师的追捧。但是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往往只重视精读领悟阶段的引领,而忽视了自读感知阶段学生的自悟自得和诵读表达阶段学生情感的表达和提升。这样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往往更多的跟随教师的思路走,而缺失了自己个性的,独特的东西。自读感知中的“放”,教师指导中的“巧”,诵读中学生的“情”,就此三方面谈一些自己浅显的看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