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2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提起赵云,人们总是争道其如何勇猛,如何武艺超群。然而,细检史实,赵云身上尤其值得称道的,却是他那杰出的军事韬略和过人的政治见解。  相似文献   
2.
报纸言论绝不等于上级文件,写作新闻评论绝不是向群众训话,这道理尽人皆知。而在事实上,由于封建专制主义残余影响过深和极“左”路线统治过久,直到今天,一些报纸的言论和某些言论作者,还将这两个方面等而视之。写起言论来,总要板起一副威严神圣的面孔,摆起一个居高临下的架势,拉起一派宣读判决词的腔调,张口就是“必须”,下笔便是“应该”。对于这样的言论,读者或者压根儿不读,或者读不终篇,有时还忍不住问一声:你算老几?的确,报纸算老几?言论作者又算老几?不过是觉的喉  相似文献   
3.
文章认为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现阶段,仍需对公民进行政治启蒙,使民主、平等、人权、法治等观念深入人心,从而促进公民树立现代政治价值观,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提供思想保证。  相似文献   
4.
接受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要改变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佳的状况,就必须肯定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中的主体地位,借鉴接受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进行深入的研究。文章在简述接受理论后,认为接受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主要有:要高度重视受教育者的需要,区分接受主体的层次性,重视研究主体的接受障碍。  相似文献   
5.
自从《汉书》问世以后,人们便将它与《史记》并称,以之作为我国古代史书的代表。实际上,在封建社会里,《汉书》的地位远远超过了《史记》。旧史家曾将之奉为“命代奇作”、“史家冠冕”,争相钻仰,“奔走班固之不暇。”(《通志·总序》)平心而论,《汉书》的学术成就,确也不在《史记》之下。然而,建国以来,对《史记》的研究甚为热烈,  相似文献   
6.
腐败已经成为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个严重问题 ,它威胁着社会的稳定 ,以及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文章认为社会个体的内省因素及其所处的社会关系应是我们分析腐败问题成因的基本方向。文章指出遏制腐败最重要的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相信群众 ,依靠群众 ;同时要加强和改进对领导干部的制约和监督 ;还要从思想道德教育、社会舆论监督和法治惩处三个层次上扎扎实实地做好工作。  相似文献   
7.
思想政治理论课既是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核心课程,又是对大学生系统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重要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如何在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下探索一条实践教学的新模式,以促进社会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不仅需要理念的创新,还需要寻找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东汉末年荀悦的《汉纪》和东晋中叶袁宏的《后汉纪》,是我国古代两部发凡起例的重要编年史名著。它们无论在编纂方法或指导思想上,都对后世编年史的发展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一荀悦与《汉纪》《汉纪》作者荀悦(公元148—209年),字仲豫,颍川颍阴(河南许昌)人,是东汉末年重要的史学家和思想家。献帝建安元年至二年他任汉廷黄门侍郎,侍讲文学、史  相似文献   
9.
古代的循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古代,无论史学家,还是黎民百姓,都把他们心目中崇仰的最好的地方官称作“循吏”,史家写史立传,百姓修祠树碑。《循吏传》成为二十五史最光彩最动人的篇章之一。循吏祠和碑更成为最富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的人文亮点。好官循吏,好在何处?司马迁首创循吏列传,概括得还较抽象,  相似文献   
10.
陈寿在《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评》中,于盛赞诸葛亮治蜀政绩之后,说了一句:“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引得厚爱诸葛亮的人们大为不满,纷纷指责陈寿是“挟恨贬低诸葛亮”。对于这种无稽之谈,史学界早加驳斥,但“应变将略”究竟是不是诸葛亮所长,似还未见有专文充分论及,本文试着一补这个空白。应当承认,诸葛亮的确是个军事天才。他长于治军,军之出也,“戎阵整齐,赏罚肃而号令明”,“止如山,进退如风,……天下震动,而人心不忧”。屯兵渭南时,“耕者杂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