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 毫秒
1
1.
我院中文系副教授张浩文的“新乡土小说”《三天谋杀一个乡村作家》在《大家》2003年第3期上发表后。引起一定反响。为了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对于当下文学现象和社会问题的反应及其分析批判能力,中文系“探索者之夜”学生学术活动。于2003年11月25日晚对这部小说进行了专题研讨。讨论会由毕光明教授主持。2000至2002级的二十余名同学参加了讨论,2001级的李方圆同学作主体报告。小说作者张浩文老师应邀出席了讨论会并介绍了创作情况,就小说写作中的一些问题与同学们开展了对话。会后,2000级的唐丽凤(力峰)、2001级的李方圆、张艳宁、薛俊芳、杨杰琼、2002级的程江花、王牡丹、李青、王炎明交来了整理过的发言稿,现辑录发表如下,希望引起对“新乡土小说”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暗示什么     
韩少功说他"想写一本书来推翻这个结论",即"人只能生活在语言中".而文体,乃语言符号的载体,韩少功打破某种文体的习惯便是自然而然的事.所以,评价韩少功对文体破坏的功过是非亦成为我们的话题之一,但真正要弄明白的是作家以<暗示>为书名,究竟想"暗示"我们什么?我以为,乃是对当下人生存境况的思考与忧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