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高中数学中,的确存在着这样一类“姐妹题”,它们表面上看非常相象,有些题仅一二字之差,但实质却完全不同.下面我把高中数学中比较常见的几组似是而非的“姐妹题”整理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
中学阶段我们对切线的认识是逐步深入的,平面几何中,我们说当直线与圆只有一个交点时,直线与圆相切,直线叫做圆的切线.在解析几何中,平面几何里有关圆的切线问题放在了坐标平面内,除了将直线与圆相切的位置关系转化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这是比较合理的解法),很多时候我们也会求出圆和直线的方程,然后联立方程得到一个二元二次方程组,当这个方程组有且只有一组解时,直线与圆相切.虽然后一种解法的运算量较大,但是由于对学习直线与椭圆相切问题的解法有正迁移的作用,因而教学中很多教师会说明这样也可以解有关直线与圆相切的问题.在紧接着的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的学习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感觉得心应手,可是在双曲线的学习中出现了新问题.而在微分学中所研究的曲线不都是二次曲线,切线与曲线的交点可以不止一个,因此就不再用交点个数来定义,而是用割线的极限位置来定义曲线的切线.直线与圆相切的情形在同学们的大脑中已根深蒂固,受此负迁移的影响,不少学生对切线问题产生错误的想法,导致错解时常发生,下面举例予以说明.  相似文献   
3.
三角函数在高中数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在近五年的高考试题中,有关三角函数的内容平均每年约有25分左右,占了17%之多,特别是数学的严谨性在三角函数这部分内容中体现  相似文献   
4.
上半年从事高三数学教学工作中,在学生的习作或手头的一些复习资料中经常看到一些错题,心头常有一种不吐不快的感觉,一个问题,对其认识无论正确还是错误,对我们教学来说,都是不可多得的资料,都同样有价值.对错误的全方位透视,能更加演化我们对正确的结论或解决问题的过程的理解,如果我们对其相关信息掌握得越多,  相似文献   
5.
在高中数学中,存在着这样一类“姐妹题”。它们表面上看非常相象.有些题仅一二字之差。但实质却完全不一样.下面我拟把高中数学中比较常见的几组似是而非的“姐妹题”整理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现行高中数学新教材把排列组合这部分内容安排在高二下半学期学习,这部分内容的一大特征便是逻辑思维要求高,这是许多学生的薄弱环节,因而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畏难情绪,甚至因此对数学学习失去了信心.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将学生作业中的一些常见错误进行整理后发现,在解答排列、组合问题过程中,极易把排列与组合问题错位或出现"重复"、"遗漏"的错误,下面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7.
在解决某些数学问题的过程中,通过对条件与结论的充分剖析,有时会联想出一种适当的辅助模型,如某种数量关系,某个直观图形,或者某一反例,以此促成命题转换,产生新的解题方法,这种思维方法的特点就是“构造”,此种数学解题方法称为构造法.构造法的关键在于寻找到合理的数学模型,一旦运用成功,它所呈现的问题的本质规律和数学的内在美,往往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相似文献   
8.
在解决某些数学问题的过程中,通过对条件与结论的充分剖析,有时会联想出一种适当的辅助模型,如某种数量关系,某个直观图形,或者某一反例,以此促成命题转换,产生新的解题方法,这种思维方法的特点就是"构造",此种数学解题方法称为构造法,构造法的关键在于寻找到合理的数学模型,一旦运用成功,它所呈现的是问题的本质规律和数学的内在美,往往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构造法作为一种数学方法,属于非常规思维,带有试探性,不规则性和创造性.用它解题,见解独特,不蹈常规,对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创造性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构造法解题一般可通过构造方法、函数、图形、复数、向量,也可通过构造反例等,以找到一条绕过障碍的新途径,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本文着重探讨构造策略在解决中学数学问题中的应用,现结合范例说明之.  相似文献   
9.
算法是数学及其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计算数学的重要基础.一般算法有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由于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快,最适宜做重复性的工作,因此循环是计算机解  相似文献   
10.
递推数列求通项大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列是高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它在高等数学中也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因而其在高考中占有非同一般的地位.求数列的通项公式就是其中最为常见的题型之一,根据递推数列求出数列通项既可考查等价转化与化归这一数学思想,又能反映考生对等差与等比数列理解的深度,具有一定的技巧性,因此探求递推数列的通项问题近年来经常渗透在各年的高考试题和竞赛中,成为名副其实的“宠儿”.本试着对高考与竞赛中几类常见的递推数列求通项问题作一些具体的探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