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中考试题凝聚着中考命题专家们的智慧,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和命题的导向。在解题思路和方法上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学生应深入研究中考试题的解题方法,抓住一些问题中的本质属性和蕴含着的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并从中总结规律,以达到“以不变应万变”的目的.从而提高解题能力。下面是我对2009年山西省太原市中考题中第29题的思考和获得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2007年绍兴市的中考试题立意新颖,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而且开放性强,注重基础,重视创新,全面地考查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  相似文献   
3.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通过研究发现,一个没有受到情感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当他受到情感激励时,其能力可以发挥到80%~90%.也就是说,同样一个人在通过充分情感激励后,所发挥的作用相当于激励前的3~4倍.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在总  相似文献   
4.
劳春君 《考试周刊》2009,(11):89-89
中学生生活在现实世界之中,每时每刻都与自然、社会、他人发生关系,在与大自然的接触中会产生许许多多的问题,很多问题需要用数学知识去解决。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数学离不开生活,因而“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必然成为数学教育的新理念。在新课程理念下,数学教师在教与学的活动中要把生活中的数学呈现给学生,通过生活中与数学关系密切的例子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体现数学的价值性和掌握数学知识的必要性。那么,如何把生活中的数学呈现给学生呢?笔者谈谈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