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篇
各国文化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佛教对鳏寡孤独三疾人群的救助是唐代民间救助的主要形式之一。慈悲观、福田思想及因果报应论是佛教救助鳏寡孤独三疾人群的思想基础。唐代病坊起初是佛教救助贫病疾苦的机构,置使专职的出现使其被纳入国家的救助体系之中。唐代病坊救助的对象包括鳏寡孤独三疾人群,而实际操作中,其救助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唐代佛教救助鳏寡孤独三疾人群的方式,主要有布施、收容、疾病救治及精神抚慰等几种。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渐进的中央集权社会,越是到后期,中央集权的程度越高。这种集权政治影响着古代社会的各个层面,也使得中国古代的史学批评呈现出浓郁的政治色彩。  相似文献   
3.
唐代妇女人口素质初探勾利军关于唐代妇女人口素质,目前学术界尚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本文拟从身体素质、文化素质、思想观念素质三个方面,对这一问题作一初步探讨。一、唐代妇女身体素质蠡测当前,国际上公认的集中反映人口身体素质的指标有三项,即人口死亡率、婴儿...  相似文献   
4.
自从日本著名汉学家内藤湖南先生首倡“唐宋变革”论之后,中外学者就这一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学术界普遍认为唐宋时代是中国古代历史发生巨变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国古代社会由前期步入后期的重要转折时期。这种变化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内都有明显的体现。近年来,随着关于唐宋社会变革的研究日益成为历史学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如何从多元视角来认识和理解这段历史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本刊特约请王永平、宁欣、刘后滨、李鸿宾、王赛时、勾利军六位专家学者围绕着唐宋时期的儒学、城市经济、政治制度等问题进行讨论,以期揭示唐宋社会的历史巨变和历史走向。在此将这六篇特稿一并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唐代东都分司制度的渊源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朝以长安为都城 ,以洛阳为陪都 ,由于其位于长安以东 ,故又称东都。所谓分司官 ,就是指在陪都另行设置的一套中央职官体系。早在西周时 ,洛阳就已经是陪都了 ,当时是否设有分司机构及官员 ,史籍中没有明确记载。新莽统治时期仍然将洛阳作为陪都 ,王莽曾说 :“昔周二后受命 ,故有东都、西都之居。予之受命 ,盖亦如之。”① 既然是陪都必然有相应的机构和职官设置 ,与西周的情况一样 ,其详情不见于文献记载。洛阳作为陪都并明确设置有分司机构和职官的时期 ,应是北周统治时期。北周灭亡北齐统一北方后 ,至周宣帝时 ,遂以长安为西都 ,洛阳为…  相似文献   
6.
唐代东都分司官任职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论者将分司官的任职原因归为安置罢黜、远黜量移及性乐恬退等。分司官的任职原因除上述之外,还有赏功、重用、避祸、因病及照顾家庭等。一般官员乐意接受分司官之职,是因为在洛阳任分司官有以下几点优势:一是洛阳的自然条件与人文环境优越;二是分司官的待遇优厚;三是洛阳名流显宦云集,给分司官员提供了结交的机会;四是洛阳地处交通要道,可以使分司官迅速了解朝廷动向,同时为他们提供了结交过往官员的机会。优越的自然、人文环境及丰厚的待遇,对于赏功、因病以及年老分司者都是优待。名流显宦的云集与结交过往官员的方便,使政治上不甘寂寞的分司官看到了出路,尽管他们暂时离开了权力中心,但仍然可以利用东都的有利条件韬光养晦,寻求机会东山再起。  相似文献   
7.
学界对唐代的西京御史台已有许多研究成果,对东都御史台则关注不多,一般只是在研究西京御史台时涉及到东都御史台。东都御史台设置的时间并非通常认为的开元以后,而是高宗龙朔、咸亨年间。东都御史台的监察范围较广,负有分察六部与监察礼仪、监察百官、监察司法、推按大案要案及审理一般民事案件之职责。  相似文献   
8.
略述宋代建茶的制作勾利军宋代是我国古代茶叶生产发展的重要时期。福建建州茶质量最佳,有“自建茶出,天下所产名茶皆不可数”①之称,代表了宋代茶叶生产的最高水平。建茶的采摘、焙制技术十分复杂、考究,至今未见专文论述。本文以《北苑别录》的记载为主,参之其它史...  相似文献   
9.
史朝义之死是唐代历史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因为他的死亡标志着八年安史之乱的结束。但关于史朝义的死亡时间、死亡地点及英死亡方式,《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等基本史书的相关记载却不尽相同,今人对这一问题也未展开专门讨论,一些论著涉及到这一问题时认识并不一致,本文试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试求出历史真相。  相似文献   
10.
豪强经济(又称田庄经济),产生于西汉中期,弄清楚它产生的历史原因,对于正确地认识和评价其历史作用,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豪强经济的产生与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是紧密相联的。在汉武帝以后墓葬中大量出土的大型犁铧值得十分注意。在这以前的犁铧,据农史专家分析,角度一般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