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1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大学生的心理挫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心理学中 ,挫折是指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中 ,遇到自感无法克服的障碍和干扰 ,致使个人动机不能实现 ,个人需要不能满足的情感状态。作为当代大学生 ,生活在经济飞速发展、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环境下 ,他们面临着更多的竞争和挑战 ,产生心理挫折的刺激情境日益广泛 ,产生心理挫折的可能性也因此大大提高。心理挫折虽然是常见的心理现象 ,但它毕竟是一种消极不良的情感状态 ,如果数量过多 ,强度过大 ,或产生心理挫折后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 ,就会对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产生消极不良的影响 ,甚至继续发展而造成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2.
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竞争日益激烈的夸天,中小学生面临的挫折情境越来越多,而他们的耐挫能力又相当脆弱,致使产生各种各样的J心理挫折,给生活、学习带来消极不良的影响。本文在论述培养学生耐挫能力重要性和迫切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培养学生耐挫能力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3.
同辈群体及其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同辈群体是青少年中普遍存在的一种非正式群体。本文在阐述了同辈群体的涵义、存在的客观基础及其对青少年心理发展作用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同辈群体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学业不良学生的习得性无能与教育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习得性无能是学业不良学生的一种普遍倾向,学业不良的学生由于经常的学业失败导致他们对学业失去了兴趣,失去了信心,形成了消极的自我概念,产生了沮丧,失意,焦虚等消极的情感反应,引起了逃避学习,厌恶学习的消极行为,使学习成绩进一步失败,由此使他们对学习产生了习得性无能,本文在论述了习得性地的产生,习得性无能对学生的负面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5.
一、神奇的皮格马利翁效应 (pygmalion effect)早在 196 8年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 (R.Rosenthal)和雅各布森 (L.Jacobson)就曾做过一个实验。他们对一所小学 1— 6年级的学生进行了一次“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 (实为智力测验 ) ,而后随机地 (不根据测验成绩 )在各班抽取 2 0 %的学生列成一个名单 ,并故意告诉每个班的教师说 ,这些学生在学业上很有发展潜力。 8个月后 ,再对全校所有学生进行一次测验 ,结果发现 :名单上学生的智力比其他学生有更大的发展 ;这种发展在一、二年级尤其显著 ;而且教师在评定这些学生时 ,说他们“求知欲更强”,“…  相似文献   
6.
目前,大学生挫折教育存在着学校注重文化知识技能的传授、忽视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注重学生已发生的心理问题的解决、忽视其积极心理品质的养成,注重应对挫折的陈述性知识灌输而忽略其程序性知识的传授,心理咨询机构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以及学生自身主体性作用没有充分发挥等问题.应采取丰富挫折教育内容、拓宽挫折教育途径、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引导学生建立强有力的自身社会支持系统等对策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