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综合类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针对重庆“大城市带大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特点,汲取国际先进职教理念,历经10年探索实践,选择10大专业试点,以重庆微电园、软件园、车城工业园、现代农业园等15个产值上千亿特色园区为平台,联合百家企业共建,承担9项重大课题,围绕服务城乡统筹办学定位,走工学结合路,系统构建能力标准为核心、模块课程为载体、工学交替为手段、职场鉴定为保障的“四轮驱动”人才培养新模式,取得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2.
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紧紧围绕职业素养学习和职业实践学习两个核心,将学习情境和职业情境相互融合,建立"双核心、双情境"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具有课程设计系统性、教学内容实践性、教学评价多元性、能力提升渐进性特点。  相似文献   
3.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当前高职学院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工学结合、多方联动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高职特困大学生的社会支持情况,探讨社会支持对高职特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采用大学生人格健康调查表(UPI)、自评抑郁量表(SDS)、自评焦虑量表(SAS)、社会支持量表(SSRS)、生活事件量表(LES),在重庆5所高职院校中选取不同年级630名特困生进行问卷调查,使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清楚地揭示了高职特困生的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生活事件间各种复杂的相关关系,同时揭示了性别差异与心理健康,是否独生子女与心理健康间的各种复杂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高职特困生的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及其相关因素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5.
高职学生择业行为及意向多角度心理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等职业学院在学生就业教育方面要正确地将心理学、教育学与就业指导相结合,要科学地对学生进行就业心理教育和就业心理辅导,其基本依据和出发点是准确了解毕业生的心理状况。因此,如何多角度多方面地对毕业生进行心理调查是当前高职毕业教育急需解决和提倡的重要问题。文章通过对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学生择业行为及意向进行多角度心理调查,并且对调查数据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定量定性分析,阐述了如何在经济体制转轨以及双向自主择业模式中,认真分析调查数据和现状,不断探究找寻其中的特点和规律,从而提出行之有效的建议和做法,是当前高校就业机构和毕业生都十分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能力标准为核心、模块课程为载体、工学结合为手段、技能鉴定为保障”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确立了以行业主导开发的能力标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核心地位.充分利用学校和行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将在校的理论学习、基本技能训练与在行业的实际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并通过技能鉴定,使培养出的学生能够最大程度满足行业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高职特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人格状况以及制定相应的教育对策,采用分层随机取样法,自重庆5所高职院校中选取不同年级特困生630名,以SCL-90和16PF为工具,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发现:(一)与全国常模相比,特困学生SCL-90在多项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二)女生SCL-90在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焦虑、阳性项目数、精神病性上明显高于男生;(三)特困学生16种人格特征有几个因素表现非常明显,表现出高兴奋性、高敢为性、高忧虑性、低稳定性、低怀疑性。高职特困生的心理健康及相关因素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8.
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紧紧围绕职业素养学习和职业实践学习两个核心,将学习情境和职业情境相互融合,建立"双核心、双情境"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具有课程设计系统性、教学内容实践性、教学评价多元性、能力提升渐进性特点。  相似文献   
9.
高职就业指导教师专业化的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高职严峻的就业现状分析,简述了现阶段就业指导教师为事务性工作所困,未能起到解决学生就业困惑的作用,并提出设计就业指导体系的原则,提高就业指导教师专业化素质方法,引进人力资源测评系统,辅导学生进行就业规划,拓展就业指导渠道,充分利用班主任和其他任课教师的作用,立体地建设高职院校就业指导系统.  相似文献   
10.
数据挖掘是当今信息化建设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如何更有效地从数据中挖掘有用信息并发挥其潜能,已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