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秋去冬来季节变化特点,知道自然界动物和植物越冬的情形。  相似文献   
2.
包君玲 《考试周刊》2012,(47):46-47
读书有所疑,方能有所思;读书有所思,方能有所得。宋代朱熹说的"读书无疑者,要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为长进"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抓住一切时机,训练学生善于发现的慧眼,让他们于平实之处发现问题,产生疑问,并学会自己主动解疑、释疑,从而培养、  相似文献   
3.
包君玲 《考试周刊》2013,(98):54-54
<正>作文批改与讲评是作文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重视作文的批改与讲评,对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有很大帮助。作文的批改与讲评不仅仅是对学生作文打等第、作评价,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如何写好下一篇作文。因此,它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那如何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批改与讲评呢?一、明确要求,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不论是批改作文还是讲评作文,都要看是否按要求作文,  相似文献   
4.
包君玲 《考试周刊》2013,(99):39-39
一、注重语言艺术。提高学生素养1.创设情境,感受语言文字的美。文章不是无情物,是语言文字形式和思想内容的统一体。在语文教学中以“创设情境”为突破口.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自觉地、全身心地投入,自主地学习,从而把“以学生为主体”真正落到实处。如城镇学生对笋不熟悉,学习《春笋》这课时,我创设情境,学生随着优美的音乐来到山坡上,来到竹林边,通过画面展示,配以生动的配乐朗读。把学生带到课文所描绘的意境中。穿着浅褐色的外衣的笋娃娃,一个个迎着微风沐浴着阳光雨露破土而出,学生边听边看,随着语言文字的描绘,运用移情想象。学生感到自己仿佛就是竹笋娃娃.正在幸福愉快地成长、向上。音乐结束,学生还久久沉浸在愉快的氛围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