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教育   2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数学理解以数学知识的结构化、网络化和丰富联系为本质,以生成性和发展性为特征,以重新组织为形成机制,以自主活动为形成条件,在数学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面向学生、引领学生的数学理解不断向前发展的教学设计中,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2.
课堂教学效果的即时反馈是课堂教学流程中一个必要和重要的环节,它能够保持知识印象与教学效果的连续性,也可以保证高速度、高效率地对教学过程进行调控。教学过程中,教师依据什么发挥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呢?学生又何以能真正获得自己的主体地位呢?可以说,是依据科学有效的反馈,即来自学生积极的、客观的反馈。因此,课堂教学必须以信息反馈为主线,主动探求为根本,把教学矫正和调控贯穿始终,让反馈唤起课堂的生气与活力。一、关注情感,让学生乐于反馈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自由创造的才…  相似文献   
3.
教学目标:1.学生能根据现象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并会用语言描述。2.学生能根据规律,用除法算式对现象的后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标: 1.学生能根据现象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并会用语言描述. 2.学生能根据规律,用除法算式对现象的后续发展进行预测,并会正确地根据余数作出判断,从而对规律的确定性有深刻的体会. 3.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  相似文献   
5.
<正>一、找到一个原点——解决现实问题先找问题,在此基础上,经过对"事实"、"应该"、"可能"、"可行"的思考形成研究课题,这是所有课题形成的基本思维路线。研究者始终需要有一个清醒的意识:这项研究是围绕什么问题展开的?研究应该聚焦的方向是什么?研究能够为这个问题的解决提供哪些帮助?教育科研应该自始至终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这样的教育科研才会具有生命力,才可能结出累累硕果。  相似文献   
6.
一、问题的提出理解 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不可回避并自发追求的一种自然睛趣。数学理解以数学知识的结构化、网络化和丰富联系为本质,以生成性和发展性为特征,以重新组织为形成机制,以自主活动为形成条件,是继“问题解决”之后当今世界数学教育界所关注的又一中心话题。问题情境作为一种激发学生问题意识为价值取向的刺激性的数据材料和背景信息,是从事数学活动的环境,是产生数学行为的条件,推动着学习者不断深入地理解。在推进新课程的过程中如何创设一个高质量的数学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的学习数学、深入地思考数学,提高学生的数学修养,是我们不容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谈到学英语的态度,许多人可能不以为然,认为这和英语学习没有什么大的关系,其实不然。我们大多数人,从初中开始学习英语,在英语上下了不少功夫,背单词、做听力,然而始终只是把学习英语作为一门功课来学,为了获得高分来学,这样学习的结果永远不可能非  相似文献   
8.
一、问题的提出理解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不可回避并自发追求的一种自然情趣。数学理解以数学知识的结构化、网络化和丰富联系为本质,以生成性和发展性为特征,以重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小学数学学业质量监测中有这样一道题:学校有一块正方形草坪,正好能够容纳100个小朋友做广播操,这块草坪的面积大约是()。A.150平方分米B.150平方米C.1500平方分米D.1500平方米调测结果显示,全市只有58.2%的学生选择正确。其余学生中,约20.5%选择D选项,约13.1%选择C选项,约8.1%选择A选项。超过40%的学生实际面积感知和估算能力较薄弱。另一项对小学六年级学生的量感现状调查也发现,学生整体量感现状堪忧。  相似文献   
10.
在数学教学中,要注意创设联结,探求数学知识内部以及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与儿童经验纵向和横向的联系,寻找数学抽象与直观形象、认知与情感的美妙结合点,从而培养学生运用联系的观点去认识事物,促进对数学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