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有些纠纷所涉及的社会关系没有纳入国家法律体系的范围,成为“超越法律”的纠纷,同时却又是必须应对的纠纷,要满足纠纷解决的需要而又不危及国家法治的统一性,就需要寻找一种“超越法律”的纠纷解决机制存在的空间,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和民间法为此提供了进路。  相似文献   
2.
随着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卷入“现代”经济程度的加深,以经济利益为诱因的群体性事件日趋多发,权利意识的提高和维权行动的出现,是该地区少数民族村民法律意识发展的必然结果。“橡胶事件”非常生动地展现了边境少数民族村民在国家法律与自身利益之间的博弈,揭示了个人以及群体的法律意识在法律实施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华袁媛 《科教文汇》2013,(17):68-68,72
《清代的法律、社会与文化:民法的表达与实践》是一本非常有份量的法律史学著作,通过对该书内容和观点做深入的梳理,不仅能够加深对清代民事司法的认识,厘清固化的误解,而且对于当前的法学研究与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受复杂因素的影响,滇越边民跨境通婚多为未经国家法律承认的非法事实婚姻关系,但在民间社区,这种跨境通婚获得了"合法性"承认,为通婚家庭提供了在当地社区谋生的空间,这一矛盾使国家对边境地区的治理遭遇挑战,需要在经济、国际合作等多方面探索解决路径,并最终落脚于法治的具体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