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做出全面、正确的评价,评价应具有人性化和开放性,较以往更加注重过程性评价.随着课改工作的深入,课堂"即时评价"逐渐成为"课改评价"的主流,是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方式.即时评价是在特定的学习情境下,对学生某一行为表现给予适时鼓励和价值判断,它符合新课程倡导的"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评价原则.它是课堂学习评价中经常使用的,对学生的影响最直接、最有效的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2.
新教材一改传统教材重知识、呈现方式单一、内容缺少趣味性等弊端.许多教师认为,与老教材对比,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稿,映入眼帘的是五颜六色的图画,一张张主题图无不适应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的需要.这不仅给枯燥的数学赋予了生命,还让数学变得可爱诱人,更为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资源.但也有教师认为,主题图的出示给教学带来不便:图绝不是非用不可的东西.其实,教材提供给我们的永远只是一个例子,更多时候我们自己只能在深入了解教材编排意图的去组织活用教材.那如何去挖掘教材的内涵?如何去理解教材编写者的意图呢?我认为,可以从理解教材中图文的编写意图开始.  相似文献   
3.
新教材一改传统教材重知识、呈现方式单一、内容缺少趣味性等弊端。许多教师认为,与老教材对比,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稿,映入眼帘的是五颜六色的图画.一张张主题图无不适应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的需要。这不仅给枯燥的数学赋予了生命.还让数学变得可爱诱人.更为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资源。但也有教师认为,主题图的出示给教学带来不便;图绝不是非用不可的东西。其实,教材提供给我们的永远只是一个例子.更多时候我们自己只能在深入了解教材编排意图的去组织活用教材。那如何去挖掘教材的内涵?如何去理解教材编写者的意图呢?我认为,可以从理解教材中图文的编写意图开始。  相似文献   
4.
<正>新教材一改传统教材重知识、呈现方式单一、内容缺少趣味性等弊端。许多教师认为,与老教材对比,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稿,映入眼帘的是五颜六色的图画.一张张主题图无不适应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的需要。这不仅给枯燥的数学赋予了生命.还让数学变得可爱诱人.更为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资源。但也有教师认为,主题图的出示给教学带来不便;图绝不是非用不可的东西。其实,教材提供给我们的永远只是一个例子.更多时候我们自己只能在深入了解教材编排意图的去组织活用教材。那如何去挖掘教材的内涵?如何去理解教材编写者的意图呢?我认为,可以从理解教材中图文的编写意图开始。  相似文献   
5.
卓东健 《辅导员》2013,(22):26-27
<正>未来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不是简单的知识的竞争,而是学习能力的竞争,是智慧的比拼。记得一位专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平庸的学校传授技能,优秀的学校启迪智慧"。从平庸到优秀,便是我们蒲小人的教育追求。十几年前,当素质教育的春风刚刚吹遍中国教育大地的时候,蒲鞋市小学便率先提出"智慧教育"的理念,并在人们的赞叹与质疑的复杂目光中,有条不紊地开始了发展"智慧教育"  相似文献   
6.
梅旭嫦  卓东健 《辅导员》2013,(18):19-20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做出全面、正确的评价,评价应具有人性化和开放性,较以往更加注重过程性评价。随着课改工作的深入,课堂"即时评价"逐渐成为"课改评价"的主流,是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方式。即时评价是在特定的学习情境下,对学生某一行为表现给予适时鼓励和价值判断,它符合新课程倡导的"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  相似文献   
7.
陈美美  卓东健 《辅导员》2014,(20):69-70
爱丽丝追赶一只揣着怀表、会说话的白兔,掉进了一个兔子洞,由此坠人了神奇的地下世界——她在一扇小门后的大花园里遇到了一整副的扑克牌,粗暴的红桃王后(Q)、老好人红桃国王(K)和神气活现的红桃杰克(J)等等,具有奇幻色彩的扑克王国让人萌生好奇。  相似文献   
8.
王碧  卓东健 《辅导员》2012,(9):42-43
"教师之教,不在于全盘讲授,而在于相机诱导。"相机诱导"也就是适时点拨。适时点拨,需要教师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知识障碍与心理障碍,适时地用画龙点睛和排除故障的方法,启发学生开动脑筋,自主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以达到掌握知识并发展能力的目标。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学生年龄、思维等存在着差异,教师在课堂上要重视把握点拨的时机,启发学生的思维,只有这样,课堂才会变得更加精  相似文献   
9.
“教师之教,不在于全盘讲授,而在于相机诱导.“相机诱导”也就是适时点拨.适时点拨,需要教师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知识障碍与心理障碍,适时地用画龙点睛和排除故障的方法,启发学生开动脑筋,自主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以达到掌握知识并发展能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2006年4月18日.浙江省温州蒲鞋市小学在全面开展草根式研究的基础上.在温州市率先举办了以“理想·智慧”为主题的蒲鞋市小学首届教科节.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五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