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针对当前研究生教育中较普遍存在着创新意识薄弱的问题,从营造创新自我环境入手,探讨了如何克服自身障碍来促进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金工系列课程(在我校为《机械制造基础》和《金工实习》)是以机械制造工艺为主体的技术基础课和工程实践课。为适应制造技术发展和国家对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需要,提高金工系列课程的教学质量,现就几个在全国高等学校中带一定普遍性的问题进行探讨。一、全工系列课程的主要问题1.课程内容和体系老化目前课程体系基本上还是50年代初期前苏联的模式,课程的基本内容是传统的工艺,部分内容已远远落后于现代工业生产水平。教材版本繁多,有的也增加了一些新技术介绍,但无突破性进展。2.落后的教学手段与日益紧缩的课时形成尖锐的矛盾…  相似文献   
3.
“金工”是我国高等院校中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是大学生入校后最早接触的工程教育课之一,内容多,覆盖面大,理论与实践兼容,记忆内容繁多,既有较深的理论和抽象的概念,又有枯燥乏味的名词术语,一向被认为是教师难讲,不愿讲,学生难学,不愿学的“杂烩”课程。基于这种情况,我们认为在金工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是赋予该课程新的活力,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培养跨世纪新型人才的最好思路和措施之一。本文以我们近几年金工教学中的实例,从思维的多向性、辩证性与批判性这三个方面探讨培养大…  相似文献   
4.
创新之师造就创新之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当代高等教育的主题,而教师是实现这一主题的关键,那么,教师应该如何调整自身,适应时代发展呢?本文从教育观念、教育能力、知识结构和人格特点四个方面阐述了教师自身创新的探索与实践,进而说明了创新教育要求教师自身的创新,创新之师是造就创新之生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5.
克服障碍营造创新自我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当前研究生教育中较普遍存在着创新意识薄弱的问题,从营造创新自我环境入手,探讨了如何克服自身障碍来促进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优化创新教育环境促进创新型研究生培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针对当前研究生教育中较普遍存在首创新意识薄弱的问题,从优化创新教育环境中的创新社会环境和创新自我环境两方面入手,探讨了创新型研究生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防止考试作弊的对策湖南大学卓利,黄红武考试是学校检查学生学业成绩和教学效果的一种方法。在中国教育史上,考试曾是选拔人才的重要手段。在现今的大学中,良好的考风是与学风、校风一脉相承的,故树立良好的考风始终是教学管理中十分重要的内容。近年来,大学生违纪现...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现行博士生入学考试这种“一锤定音”录取方式的做法和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 ,提出了博士生入学实行“综合素质和平时成绩审定、导师考查推荐、学科综合考试选拔”三结合的遴选办法。建议逐步实行宽进严出的竞争机制 ,培养 2 1世纪国内外高新技术发展所需求的人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