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7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元朝以来,布依语中出现大量的近代汉语借词。这些借词主要的语音特点有:声母方面,见组、精组细音字先后腭化并出现了尖团合流;知组、照组合流后出现了塞擦音;全浊声母已经清化;塞音、塞擦音中出现了送气和不送气的对立。韵母系统与《中原音韵》音系中的韵母系统接近,但部分与桂北平话读音相近;塞音韵尾已不存在,后一阶段带舌根鼻音韵尾的借词除了-a、-o外都并入了舌尖鼻音。声调方面,前一阶段的借词经过布依语声调系统的改造,按调类进行匹配,后一阶段的借词正在按调值匹配朝调类匹配转变。汉语借词的近代层可以分为早期和晚期两个次层,早期借词来源于桂北平话,晚期借词的源头是明清时期形成的西南官话。  相似文献   
2.
布依语中古后期汉语借词主要来自桂北平话.声母方面,知、章、精组字呈合流趋势,浊音清化;韵母方面,各摄中洪音基本合流,除假摄二等主元音读e外,其余的主元音读-a-;细音字大部分合流,主元音读-i-,但少数四等韵的字读-e-.声调方面,中古汉语借词与布依语一样还保持四声八调的格局.  相似文献   
3.
唇齿擦音和舌尖擦音是布依语声母系统的重要成员.原始台语时期带复辅音形式的重唇音演变成了今天布依语中的唇齿擦音;原始台语中就有舌尖擦音*△s-、*△z-,今天布依语中的清擦音与原始台语的*△s-一脉相承,z-大部分来自原始台语的*△z-,少部分来自*△r-.  相似文献   
4.
常宁方言中的形容词生动形式有XA、AA、XXA、XXAA、XAXA、X里巴A、x甲子A、AABB等,X为构词词缀,A为性质形容词,XA及其衍生结构成词后表达六个不同程度等级,加上变调可以表达更多的等级,不同的构式还可以表达不同的感情色彩。形容词生动形式的主要句法功能是作谓语、补语,作定语和状语时要带标记。  相似文献   
5.
原始台语中的塞音韵尾在布依语各方言点的演变速度不一样。布依语第一、二土语区中的塞音韵尾-p、-t、-k还仍然保留;第三土语有些方言点只保留了-t、原始台语中的-p已经转化为-k,原始台语中的-k变成了-?’,有少数点的塞音韵尾已经消失。布依语中塞音韵尾的简化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自身音系的简化,二是当地汉语方言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布依语中的舌面擦音有两种来源一类是布依语固有词从原始台语中继承下来,一部分来自汉语借词。舌面擦音在第三土语中有塞擦化的倾向。软腭擦音在布依语中有些方言有舌根擦音的对应形式,这两类音是一种互补关系,不形成对立。软腭擦音在第三土语中还有脱落或在后高圆唇元音前读唇齿擦音等现象。布依语中的舌面擦音和软腭擦音在各方言中虽然读音差异较大,但对应关系明显。  相似文献   
7.
处置式是现代汉语中的一个常见句式,因为常用"把"引出动作的受事,也叫"把"字句。这种句式在结构上有多种表现形式,但总起来看可分为带处置标记的和不带处置标记的两大类,从语义上看,这种句式含处置意义。本文主要从句式结构和语义角度考察这种句式。  相似文献   
8.
原始仡佬语中的塞音呈清塞音、浊塞音和带先喉塞的浊塞音三分格局.在后来的语音演变中,清不送气塞音基本保持不变,变化较大的是浊塞音和带先喉塞的浊塞音.原始仡佬语中的浊塞音演变较为复杂,但大多数已经清化,在有的方言点读为清送气音,只是在少数方言点中还保持浊音色彩;原始仡佬语中的先喉浊塞音现在仡央语群中保持较好,在仡佬语大多数方言点中先喉塞失去后变成了普通浊音,再在随后的清化运动中变为清塞音,少数点读浊塞音.仡佬语中的后起的清送气塞音在部分方言点中还有擦化现象.原始仡央语中的塞音三分格局正在逐步向清不送气和清送气这样的二分格局演变.  相似文献   
9.
仡佬语是在中国西南地区的一种濒危语言,目前作为母语使用的人口很少,但内部方言土语众多。仡佬语研究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前期研究集中在系属讨论和方言分区上,20年代90年代以后重在对语言材料的挖掘和对各方言土语的全面描写上,同时国内外学者为仡央语系调查方面进行了很好的合作。通过对仡佬语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的同时,还对仡佬语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10.
网络如今已进入社会的每个角落,网络用语更新很快,一些网络新词已被新闻传媒接受。这些新词短小精悍、风趣幽默,无论从构词方式还是修辞手法都是传统的,但又具有新意,在求新、求变中表达了广大网民的共同心声,很受读者欢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