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1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3 毫秒
1
1.
美育的本质与创造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艺术的本质在于创造,审美和创造能力密不可分。美育的功能应该从德育的遮蔽中凸显出来,把艺术和审美还原为生命力的充盈与创造,把陶冶情操还原为自由游戏与自由创造,把道德判断还原为美的鉴赏力。在美育实践中应注重游戏的审美教育功能,注重创造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尽管不同时代的教育具有不同的特点,但教育的本质特征不会变化。因而教育的发展和创新在于丰富和挖掘教育所具有的全部规定性,在于走向并完善教育这一事情本身,而不是今天立个名目,明天翻个花样,那样只会越来越远离教育的本质,使教育成为一种随市场行情变化的商业吆喝和炒作行为。  相似文献   
3.
德育虽然从属于教育,但它要获得自身的存在意义,必然要拥有自己的本质规定性.这意味着德育不同于其他诸育,它不是由教育的本性决定,而是由它的道德内涵所规定,对德育本质的追问首先必然建立在对道德本性思考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4.
德育虽然从属于教育,但它要获得自身的存在意义,必然要拥有自己的本质规定性。这意味着德育不同于其他诸育。它不是由教育的本性决定。而是由它的道德内涵所规定,对德育本质的追问首先必然建立在对道德本性思考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5.
因材施教的出发点是关照个体的不同差异,在教学过程中关注的是教学公平,在个体价值取向上追求的是每个个体基于自身兴趣、需要、能力等基础上的异质发展。然而,当下教学实际表明因材施教已经异化,即从对人的关注转向对人所承载的分数、资本、外在期望的关注。教师因材施教行为之所以异化,外部原因在于社会的功利主义价值取向、学校以成绩为标准的考评制度和教师较低的经济收入;内部原因在于教师片面的职业价值认同、错误的角色意识和低水平的教育素养。为了改变因材施教异化的状况,必须从内外影响因素中寻找对策。  相似文献   
6.
尽管不同时代的教育具有不同的特点,但教育的本质特征不会变化。因而教育的发展和创新在于丰富和挖掘教育所具有的全部规定性,在于走向并完善教育这一事情本身,而不是今天立个名目,明天翻个花样,那样只会越来越远离教育的本质,使教育成为一种随市场行情变化的商业吆喝和炒作行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