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2.
卢丽丹 《河北教育》2006,(11):27-28
现代社会要求每一个合格公民必须具备一定的收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数据的能力,这种能力需要从小培养。在小学第一学段的学习中,学生已经能够按统计对象的某些属性,如品种、形状、颜色、用途等进行分类统计。在国标本教材第七册的统计教学中,则要引导学生把一组数据按大小分成若干段进行统计,并把统计获得的数据填入相应的统计表里。分段整理数据是基本的统计活动,让学生体会到分段的必要性应该是学习分段统计的前提之一。在此基础上,才能进一步探究如何合理地分数据段进行统计。  相似文献   
3.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儿子爱上了足球。每天吃完晚饭,他总要拿一把椅子当球门,然后拉我一起玩点球大战游戏。一天,儿子又要拉着我玩,我故意先考考他,说:先不急着玩,你先说说看,‘点球'与你学过的什么数学知识有关系  相似文献   
4.
45度通道     
这次暑假回来,看见新闻里报道今年7月刚开放了大陆居民赴台的团体旅游,一时间关于宝岛的介绍也似乎热闹了不少,这让我不由得联想到了自己的台湾之行。  相似文献   
5.
原来“零”下面还(?)儿子虽然才七岁,可是特别喜欢下象棋,他经常在网上玩对战游戏。一天,儿子在网上下象棋,我在看书。忽然,儿(?)地跑过来,对我说:“妈妈,电脑里的分数(?)分.刚才赢了一盘,反而变成27 (?)”看着儿子一脸气愤的表(?)关于负数的知识电脑前。我  相似文献   
6.
小组合作学习是小学数学课堂中常见的一种学习方式,它主要在教师的引导之下,通过生与生之间的交流探讨,主动地去发现并掌握需要学习的内容,充分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及个性,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因而受到了师生的青睐.但是,从所听的课例和自身的实践中,发现并非每节课中的小组合作学习都达到了教师预想的目标.因为,小组合作学习效果的优劣也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比如:老师的引导是否到位,合作学习的要求是否具体,组内学生的搭配是否合理等.有一点,我认为同样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7.
“每当老师笑容满面向那些学习成绩好的同学投以赞赏的目光时,每当老师俯下身子用殷切的目光鼓励那些后进生时,我多么渴望老师的目光能够在我身上停留一分钟,不,哪怕一秒钟,哪怕一个关注的眼神,都会给我无穷的力量,我会读懂它的含义而加倍努力。可是极不起眼的我,就像空气一样被忽略了,我远离老师的心,自生自灭……”偶尔在网上看到的这段话至今仍深深地刺痛编者的心。班主任老师们,千万不要忽视“中间生”,因为我们都知道:忽视,也是一种伤害。  相似文献   
8.
正小组合作学习是小学数学课堂中常见的一种学习方式,它主要在教师的引导之下,通过生与生之间的交流探讨,主动地去发现并掌握需要学习的内容,充分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及个性,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因而受到了师生的青睐.但是,从所听的课例和自身的实践中,发现并非每节课中的小组合作学习都达到了教师预想的目标.因为,小组合作学习效果的优劣也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比如:老师的引导是否到位,合作学习的要求是否具体,组内学生的搭配是否合理等.有一点,我认为同样不容忽视.那就是教师选择了怎样的素材让  相似文献   
9.
星期日,儿子非要和我玩折纸游戏,我拗不过他,只好答应了。我找出一张长方形的纸,说:“强强,看到这张纸,你能想到什么数学知识呢?”“这张纸是四边形的。”儿子马上说。我点了点头,笑着说:“对啊!现在妈妈就来折这张纸,你看看它还会变成几边形,好吗?”  相似文献   
10.
课堂提问是小学数学课堂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掌握情况。也是教师向学生输出知识信息的主要途径,更是沟通教师、教材、学生之间联系的主渠道。课堂提问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善于把握教材和学生的特点,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