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科学研究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教学中发现,学生写作的最大难点,就是没有语言,没有词、没有句子。斯蒂芬·克拉生在其《阅读的力量》中提到:阅读的第一种力量就是降低写作恐惧。那么,如何做呢?以下的教学课例,颇能给我们带来些启发。  相似文献   
2.
3.
著名作文教学专家丁有宽说:“读写结合,事半功倍,读写分离,两败俱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挖掘教材中写作训练的因素,以阅读为基础,在学生有所悟、有所感的基础上,让学生动笔表达,使读中有写,写中有读,以读带写,以写促读,在读写结合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4.
“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促发展。”听了江苏省南通市海安中心小学周树群老师执教的《孔子游春》一课,笔者对此感受颇多。  相似文献   
5.
著名作文教学专家丁有宽说:读写结合,事半功倍,读写分离,两败俱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挖掘教材中写作训练的因素,以阅读为基础,在学生有所悟、有所感的基础上,让学生动笔表达,使读中有写,写中有读,以读带写,以写促读,在读写结合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6.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学一篇阅读课文,我们常常经历初读感知——精读理解——熟读积累——迁移运用等几大环节,其间精读理解则是最重要的一环。精读不但是充分理解课文的重要方法,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理解、鉴赏、分析、概括、联想和想象能力。一、抓住文章关键,引导学生深读思考  相似文献   
7.
在新课改实施的过程中,把综合性学习有机地引入作文课堂,如同为作文课堂教学注入了一针兴奋剂,让作文课堂"活"了起来,让学生在习作课堂中也能其乐融融,焕发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8.
卢书茵 《文教资料》2010,(14):60-61
文章作者针对当前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教学重点不突出,重点段落缺乏层次感,内容发掘缺少深度的问题,提出“宁在点上打‘井’,不在面上挖‘坑’”的有效策略。即选准点——重点段落、重点词语,明确线——重点问题、关键问题,分层挖——设置层次、入情入境,体察训练、自在整合,内拓外补、深度生成,层层追问、多元解读.打出水——提炼文章主旨.培养学生能力。  相似文献   
9.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学一篇阅读课文,我们常常经历初读感知——精读理解——熟读积累——迁移运用等几大环节,其间精读理解则是最重要的一环。精读不但是充分理解课文的重要方法,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理解、鉴赏、分析、概括、联想和想象能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