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影《买买提的2008》用新疆本土独特的音乐元素、色彩元素和非专业演员构建了一个童话般的世界,为一群足球孩子的梦想构筑了令人感动的电影世界,彰显了新疆本土电影的无穷魅力和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在语文学界由于受"语文即语言文学"的褊狭观念的影响,因而一直没有将文章教育摆到应有的位置,从而严重影响了语文教育的质量的提高,这是不符合"语文教育的科学发展观"的.存在着语文学理解的偏差,师范学院作为培养未来语文教育人才的主要阵地必须对语文学进行科学、全面的界定.有认为语文学就是语言学的;也有认为语文学是文学的;还有认为语文学是语言学加文学的.而语文学的另一重要部分文章学被拒之门外。这种片面理解的状况不能涵盖语文学的全部内涵,因而是不科学的、不全面的.出现这种情况有诸多原因,其中既有历史的,又有现实的.  相似文献   
3.
贾樟柯电影中的音乐符号、背景符号和语言符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樟柯前期的几部电影运用独有的符号构建了一个特有的艺术世界。通过分析可以看出,这些符号恰恰为贾樟柯电影走入世界视野提供了很有力的保证。将音乐作为界定那个时代的特有元素,背景符号和语言符号为那个时代提供一个强有力的支撑,因而贾樟柯电影的意义得以显现。  相似文献   
4.
新疆本土电影《会唱歌的土豆》运用新疆特有的文化符号,讲述了一群少年寻求科学真理的感人故事。这部电影不仅故事性强,更重要的是展现了新疆独特的背景符号、色彩符号、音乐符号等独特文化符号,共同建构了一个奇特而又迷人的文化符号世界,将电影故事演绎得生动而又形象。  相似文献   
5.
对新疆南疆维吾尔族特有的民俗文化现象“恰依”进行研究,探寻“恰依”文化的历史踪迹,解开“恰依”的文化遗传密码,阐明古代来自中原的茶叶和“恰依”的密切关系,发掘“恰依”民俗文化的成因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贾樟柯电影关注草根群体的生存状态和他们所处的文化环境,将草根阶层的特定文化符号加以展现,形成了独特的电影镜像集合。进而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电影纪实风格和成熟的电影艺术表现手法。因而,贾樟柯成为第六代导演的一个代表人物在国际电影界获得好评。  相似文献   
7.
贾樟柯的电影继承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叙事传统,并善于运用巴赞的长镜头理论及用现实主义的眼光忠实地记录草根阶层的生活。他的电影的叙事结构有一个渐进的变化过程,即由单线到双线等结构及交叉运用,并日趋成熟。  相似文献   
8.
贾樟柯电影保持了一贯的艺术风格,特别关注草根阶层的生活现状,为他们的命运留下历史的印记。但是,在恒常中也有新的变化,从小城镇走向大城市,关注城市边缘阶层的人群。他的电影因而赢得了电影世界、观众世界的赞同。  相似文献   
9.
新疆南疆地区是维吾尔族相对集中居住的地区,长期的民族融合中形成了独特的民俗文化“恰依”,并且逐渐在新疆南疆地区流行,呈现逐步扩大的趋势,有女性“恰依”、男性“恰依”、男女混合“恰依”等形式。分析了形成这种“恰依”分类的历史的和现实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新疆题材电影《奔腾的托什干河》将主旋律话语融合在情感话语之中,通过人物、自然、语言三组意象构筑了历时近四十载的叙事时空,彰显了南疆地区现实生活画卷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构的关系。电影编导借鉴了“重复差异”理念,通过线性叙事与闪回、穿插相结合的艺术手法,表现了新一代新疆青年在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富性与差异性之间对精神家园的追寻。电影详尽叙述了“文化间性”视域下两种民族文化在尊重包容基础上和谐交融、携手发展的现实图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