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家长忽视对进入高校学习子女的教育,高校淡化与学生家长的联系与沟通,学生希望摆脱家长约束的主观意愿导致高校家庭教育缺失;加强高校家庭教育工作,必须提高思想认识,各方互动,形成合力.  相似文献   
3.
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是通过特定的历史史实、人物为故事题材,以革命活动为主要载体,以革命话语为主要形式,反映中国新旧民主主义时期的优秀传统文化,以达到教育和引导新时期社会群体,形成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思想观念、政治觉悟、道德素质为目的的特有文化。它具有题材的革命性、内容的真实性等特征以及价值导向、思想教育、文明构建等德育价值。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而成为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4.
当前,高校大学生经常上微博,抒发自己真实的所思所想,与自己的博友进行思想上的交流。微博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工作平台,它既是教师及时、准确掌握学生思想动态的平台,也是教师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的互动平台,是教师提高自己和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  相似文献   
5.
中央苏区时期,在内外交困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积极开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形成了一定理论成果的同时,迅速壮大和凝聚了革命力量,为这一时期党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对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经验进行历史考察,对于我们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中大学生参与行为,对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作用至关重要。通过对江西省10所高校大学生进行随机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参与意愿不强、热情不高、能力有限,且教师对大学生参与行为干预不足。为提高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教学的实效性,教师应提出明确要求,通过多种途径使大学生有能力参与,并有效干预大学生参与的过程,设置激励目标让大学生不断参与。  相似文献   
7.
当前大学生思政课教学在学生学习认知、课堂行为状态、教师教学实施及其教学效果等方面都处于疲乏状态,其原因在于新时期大学生人格的多重复杂性、教师自身能力的有限性、教材内容过于全面与交叉重复性、授课环节的尴尬和已有方法使用的片面性导致教师在实践中难以贯彻"问题"教学。实践"问题式"教学以增强大学生思政课的实效性,必须贯穿"问题"意识与"双主体"教学理念,切实整合教材内容使之向"问题式"教学体系转化,让学生课前充分准备"问题"以弥补大班制教学时间的有限性,不断设置课堂激励目标以解决学生参与"问题"教学的情感与动力,提高教师驾驭课堂能力以达到最终解决教学"问题"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对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几点探索和体会卢忠萍我们于1993年下半年开始在91级本科的理论课教学中,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了“五段式”课堂教学的初步探索,并在以后的几个年级中都分别就某个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进行了这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受到同学们的欢...  相似文献   
9.
2015年版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一章与毛泽东《青年运动的方向》在内容上的联系有以下五点:一是大学生理想信念与青年抗日必胜信念的联系;二是大学生实现中国梦的历史使命与青年建立新中国的历史使命的联系;三是大学生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与青年科学认识中国革命的联系;四是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与青年认识自身带头示范作用的联系;五是大学生参与中国梦的实践与青年参与抗日的实践的联系.对这些联系的把握有助于对毛泽东《青年运动的方向》的理解和对2015年版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一章的教学.  相似文献   
10.
一、药学学生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尚未延续到实习单位,造成部分药学学生思想观念失控 实习单位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像高校这样有专人负责学生的行政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事无巨细,均由学生自理,这样就使部分学生无所适从,甚至有些学生失去约束,迷失方向,面对这种情况,有些高校不能与时俱进,不能及时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在对实习生的管理方面缺乏行之有效的方法,其后果不言自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