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篇
  2015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设备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整体认识能力的培养,是高职制药设备课程教学的主要任务。以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和工艺问题的分类来规划和组织课程内容,是适应工艺技术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最理想的课程模式。在内容安排上要突出综合化,实现与先修课程的衔接与互补。为提高教学实效,应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还要安排好实训教学环节。  相似文献   
2.
顺应社会需求及高职开放性教学改革大势,以命题及教学组织形式的开放性、过程监控与考核评价的开放性,以及相关的组织机构与制度保障措施,构建开放性的组织管理模式,探索完善毕业设计与企业技术服务和人力资源需求的结合,达成教学目标,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和校企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6种不同分子量的CS对EC-CS混合膜性质的影响。以6种不同分子量的CS配制比例相同的EC-CS混合液,考察膜的黏稠度和干膜的形态,研究不同膜的机械性质、吸水性及渗透性。结果表明,CS分子量为25 kDa~40kDa的ES-CS混合膜的干/湿膜都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故CS的分子量对混合膜的性质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生物活性物质分离纯化》学习领域课程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作过程导向”是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学习领域是工学结合的课程模式之一。本文介绍了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系《生物活性物质分离纯化》学习领域的开发设计思路,着重介绍学习情境设计和课业案例。  相似文献   
5.
从生产系统学观点来看,为课程设计作资料准备的职业分析,不仅要进行岗位工作能力分析,更要对一定生产组织形式提出适应性要求。课程设计方案应当符合处于发展水平“中间状态”的生产组织对人才岗位能力培养的需要。将适合我国机械制造业技术改造和生产组织形式变革的独立制造岛模式作为课程设计的主体目标,能够获得一个比较理想的课程方案。  相似文献   
6.
制造业需要大量符合现代制造技术要求的实用性技术人才。现代制造技术概论课程目标可分解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教学内容要有选择地组织:课程组织应结合实际而“真实”地表达技术。安排适当的实践性活动。现代制造技术概论课程与技能学习专门课程之间,在内容上表现为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针对当前生物制药产业"多面性、小批量、小规模订单式需求旺盛"的人才需求特征,高职生物制药技术专业宜采取"双元整合"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即以学校为主体,面向整个生物制药产业完成通识教育及专业技术教育,在订单培养中,以企业为主体实施职业能力培训,并建立"双元整合"的管理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8.
生态系统的破坏所造成的危害日趋严重。形形色色的生物体所具有的神奇功能,是人类进行生态工程建设应刻意模仿和利用的对象。将仿生应用于环境治理与保护、资源开发与再生利用、绿色产品的开发、生态农产品工程以及生态产业圆的构建等领域,可取得良好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9.
高职药物制剂技术项目式课程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项目式课程开发首先要确定课程目标,理清课程结构,再根据课程结构进行任务设计.任务设计要注重典型性和知识与技能的负载性.课程实施中要采用以任务为中心,以学生活动为主体的教学组织方式.考核中要建立多层次考核制度、多元化考核指标体系,采用多元化考核方式等.  相似文献   
10.
制造技术从手工制造发展到机器制造、再到数字化制造,制造业人机关系也相应地由自然状态,发展到“以机器为中心”,再到现代的“以人为中心”。人在现代制造中的核心作用日益突出。促进制造技术的人性化发展和提高人对现代技术发展的适应能力,是构建现代人机和谐关系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