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根据目前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市场的需求,在分析体育实践课程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构建体育专业实习课程和实验课程内容体系改革的方案。课程改革内容体系包括:提供体育科学理论课程群基本体育实践技能培养的知识体系、创新能力培养与综合运用相关实践能力的知识体系和拓宽专业面的交叉学科实践能力培养的知识体系,在此基础上形成体育专业实践课程的设置方案,并提出了实践课程实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以实际测定数据为依据,利用统计学方法,对南阳市16~18岁在校女性的身体素质变化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体育锻炼是影响在校16~18岁女性身体素质的主要因素,17岁是女性的身体素质变化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3.
根据实地调查,发现南阳市社区居民的休闲生活方式呈现出以下特点:看电视、听音乐的消遣型休闲活动是居民休闲的主体;读书、看报和学习等发展型休闲活动以中青年和高化层次的居民为主;体育休闲为居民提供的休闲机会最多:年龄、化程度和性别对居民的休闲方式影响较大。居民休闲方式呈现多元化、户外化和实用化。  相似文献   
4.
依据教育部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培养的要求,在分析体育实验课程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构建体育专业实验课程内容体系改革的方案.课程改革内容体系包括:提供体育科学理论课程群基本体育实验技能培养的知识体系、创新能力培养与综合运用相关实验能力的知识体系和拓宽专业面的交叉学科实验能力培养的知识体系,并提出了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我国竞技体育的时空发展过程,认为我国新的竞技体育运动项目随时间推移,在空间上表现出由南向北,从东向西,并沿城市的规模等级推移的趋势,与经济发展水平成正相关.我国竞技体育运动员在区域分布上具有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北方以辽宁最集中,南方以广东为中心,中部四川最密集.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竞技体育优势项目存在明显差异.最后,对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进行了解释,认为自然环境、传统习惯、经济状况、人口特征、科技水平等是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结合全民健身的大背景,利用ESDA(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研究了2000—2010年我国国民体质的空间分布格局,运用灰色关联法分析影响我国国民体质的主要因素,为提高国民体质服务.研究发现:我国国民体质存在空间正相关,高值聚集和低值集聚都很明显,高值区主要集中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但有缩小趋势,低值区集中于西北和青藏区,有扩大趋势.国民体质的空间差异性在缩小.此外,影响我国国民体质的因素中,社会经济的影响大于自然环境的影响,其中生活水平和医疗条件是主要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产生这种现状的原因,提出加快经济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国民生活水平是提高我国国民体质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依据教育部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培养的要求,在分析体育实践课程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构建体育专业实践课程内容体系改革的方案。课程改革内容体系包括:提供体育科学理论课程群基本体育实践技能培养的知识体系、创新能力培养与综合运用相关实践能力的知识体系和拓宽专业面的交叉学科实践能力培养的知识体系,并提出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法、逻辑分析法等科研方法,在借鉴其它地区全民健身服务经验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南阳市社区全民健身服务的现状及影响南阳市社区全民健身服务开展的因素,并结合南阳市的资源和社会环境,提出了南阳市社区全民健身服务开展的资金,指导员,日常管理和对外宣传等对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