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07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的生理和心理都迅速发展的阶段,是伴随着个体心理迅速走向成熟而又尚未完全成熟的一个过渡期。步入大学以后,由于生活环境、学习特点、人际关系等因素的改变,许多学生表现出诸多不适,出现心理障碍甚至引发心理疾病,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因此,正确认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并进行有效的疏导和调适,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人生都将产生重要、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卢秉繁 《教书育人》2002,(12):38-39
刚刚步入大学生活的一年级学生们,由于学习环境、人际交往、学习方式、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变化,其心理也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很多大学生由于缺乏对这些心理变化的思想准备,一时有些不知所措,而陷入一种孤独、苦闷、压抑的矛盾之中,进而引发其它问题。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认识了解并掌握这一情况,对引导教育刚刚迈入大学校门的学生更好的成长成才、健康发展及顺利完成大学四年生活具有重要意义。一、大学生入校后的不适表现1.理想与现实存在差距易形成失望心理进入大学学习是每一名高中生的崇高追求。早在升入大学前就对理想中…  相似文献   
3.
建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长效机制 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代大学生思想行为的现状与特点,提出了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必然性和现实性,指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相结合,在育人实践中,建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长效机制,增进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使大学生进一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4.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科技、经济迅速发展,社会更加开放,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更加广泛和深刻;同时也是竞争更加激烈的时代,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的质量和数量,谁拥有的人才素质高,人才数量大,谁就会在竞争中占有主动。21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不仅在于应学习掌握自然和社会发展的规律,同时应当对国家和社会,对人类所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有较强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正如“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讨论会报告中所指出的“21世纪最成功的劳动者将是全面发展的人,将是对新思想和新的机遇最开放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