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04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语文学科是一门工具学科,它要求讲授语言文字技巧,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同时其本身又有着强烈的思想性。如何寓德育于智育之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进行思想渗透,不能不说是一个值得深思和探讨的大问题。笔者曾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一点粗浅的尝试。一、思想教育体现于情境诱导古人云:“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对于一篇文章,要想使学生“披文入情”,既接受知识又接受思想,首先必须创设一种教学情境。实践证明:设置导语便是创设情境的最佳  相似文献   
2.
赛假,我在二姨家度过。我和小妹们赏冰灯,坐雪爬犁,堆雪人……那些日子过得开心极了。在五彩缤纷的生活中,我记忆最深的就是过了一把当“总经理”的瘾。  相似文献   
3.
随着语文教改的深化,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克服随意性和盲目性,从思维训练入手,进行作文训练程序的合理建构无疑是教改的一个课题。就作文而言,写作的思维过程是“接受——理解——创造”.它决定作文框架不应是作文理论框架的再现,也不应是课上或课下放任自流的敷衍成章,而应有步骤、有系统地进行,使作文活动真正建立一个序列。如果把整个作文过程比做解决问题过程的话,那么其思维程序图应该是: 提出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 检验假设→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4.
笔者曾在心理学理论指导下,寻求了一条针对学生个性下任务到人头,从多个角度训练学生作文上路的途径,经过几年的实践证明:这条途径可以培养思维能力,激发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 一、“个性”理论 从心理学角度讲,个性是指个人心理特点的总和,大致可分为兴趣、能力、气质与性格等几方面。由于每个学生先天生理条件的不同、后天家庭、社会的影响及要求的不同、个人的生活经历及主观努力程度的不同,因而形成个性的差异,表现在作文方面,一般可以划分三个不同的档次:A档,占学生总数约百分之十五左右。他们智力因素好,逻辑、形象思维能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诗歌这种文体的教学为例,谈谈阅读与美育的问题以就教于行家、同仁。一、创设氛围,牵引情思美育的突出特点是具有形象性、情感性。它是通过人对美的感受,引起感情的激荡和共鸣,从而完成一个自我教育的过程。讲授诗歌之前应意把导语设置成为一种情境,创造一种气氛,让学生在心灵中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