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理想模型广泛存在,但学生掌握得并不理想.产生困难的主要原因有:理想模型脱胎于常规模型,虽然常见,但通常拥有异于常规模型的特殊性质,学生并不理解.思维定势易使学生选错模型;学生常忽视理想模型与一般模型的差异;常忽视理想模型的使用条件等等,这些都是学习理想模型困难的问题症结.根据教学心得,认为指导学生努力构建理想模型要比记住某些模型的结论重要得多,这是真正培养学生科研素养的好方法,此外“一题多解”,“一题多问”可以避免思维定势,有效融合各模型优势.  相似文献   
2.
3.
1 一种特殊的多普勒效应——激波 多普勒效应很常见.当观察者与渡源发生相对运动时,观察者接收的频率将不同于波源发出的频率,如:高速行驶的火车鸣笛进站时,站台上的人听到的汽笛音调变高,即频率变高,火车鸣笛而去,人们听到的音调变低,即频率变小.  相似文献   
4.
陈坤  印晓明 《物理教师》2014,(10):18-20
课堂情境创设是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美国高中物理教材《Physics》有独特的闪光点,其编排内容以生活为载体,编排次序更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编排过程中充分发挥了“问题”与“实验”的引领作用.这些编排特点对我们课堂情境创设的启示是:情境创设要符合学生的知识结构,创设过程中要发挥好问题情境对课堂的推进作用,同时要重视生活化教学情境对课堂的激活效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